陪伴营•秦汉||乱世英雄吕不韦(十四)
在吕不韦执政的时间内,秦国取得的土地,至少有十五个郡以上,占统一后全国总郡数近二分之一。从此,六国再也不能联合起来,只能等着被秦国一个一个地去消灭。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到来,为了迎接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吕不韦又组织人力,对战国晚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混乱伏态,进行整理,编定了封建大一统思想的著作:《吕氏春秋》,此书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了。《吕氏春秋》在记录、讨论、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和旧闻。它关于天文、历数、音律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是"集儒士、使善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合十余万言,备天地古今万物之事”。为封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理论上作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吕思勉先生说:吕不韦“实秦并天下之首功矣。”
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岁大饥”。四年,又“蝗虫从东方来,敝天。天下疫”。连续的旱灾和蝗灾,使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在秦王年幼不能理政的情况下,相邦吕不韦,乃“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实行了自秦孝公以来,第一次以无军功而能得到爵位的政策,以求缓和国内经济的紧张局面。这种办法的施行,其作用和影响是:一方面以卖爵的方式,借助于富户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国家经济危机,充分调动了国内的物力,既取得了稳定国家玫治秩序的作用,又巩固了秦军的总后方,维护了统一战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国家也为没有军功的贵族、大工商业者及自发的土地占有者等“富户”阶层,提供了一条获得崇高政治待遇的途径。
吕不韦在主持秦国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摒弃了以前只以掠地杀人为主的争霸战争的形式,从秦国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再如同长平之战那样大批残杀战俘的行为,势必会造成“祸反自及也”的结果。提出了“义兵”的政治主张和军事策略。所谓“义兵”,就是“诛暴君而振苦民”;“杀无辜之民”乃“兴无道与无义”。这实际上是为秦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制订了一项开始注意敌国的执政者及其军队和人民的统一战争策略。使得秦国首先在心理上和政治声势上,彻底击败了六国。
吕不韦对于秦国的历史贡献,“实不在商鞅、范雎、张仪、李斯诸人之下也”。可以说:秦国“富强之基,树于商君;蚕食之形,成于穰侯:囊括之谋,肇于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