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读书笔记 1-4
备注:原文链接:《见识》读书笔记 1-4 – Zero,直接复制到简书,发表作为七月份的“十点读书会作业”,后半部分(5-9)见《见识》读书笔记 5-9 – Zero
根据书中的框架,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书中的观点,摘抄书中重要内容,并补充自己的备注。本书后半部分读书笔记见《见识》读书笔记 5-9
序言:“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所在,吴军老师教我们如何看待“命运”,一句话就是‘通过认清环境来认清自己“。
对于“运”即运气,吴军老师的观点是,靠运气是不行的,运气是随机的,毕竟一次好运不能吃一生,大概率也不会次次好运。当然我记得《活法》等几本书强调过一个观点,运气也是可以争取的,毕竟“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其实和下文吴军老师要强调的“给自己划定方向和看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不冲突,好的方法论更容易有好结果,也容易有好运气。
一个人要想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认识到命的重要,即信命和认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划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
那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说,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路之间做微调而已。
把握自己的“命”有两个角度:(1)认清楚自己的环境,出身等,(2)把握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努力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改善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也就是书名强调的“见识”。
对于我们的环境,很多人认识不清,比如中国的发展几十年过程,很多人总是把眼光放在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之类的事情上,走了偏激,就像我听长辈说,朋友外派到深圳工作十几年,一套房子没有买,辛苦打拼的收入不如别人一套房子赚得多,其实就是对环境、社会的认识不足所致。
对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做事的方式,吴军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很受启发,诗人王勃感慨”吴广难封“,认为吴广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但是我们看吴广的行为方式(意气自杀,只有匹夫之勇,没有将才之能)就会发现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另外被坏人所坏的孙策,北京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杀害的游客,骑自行车在马路中间骑行的路人,都是自己害了自己。 这很想《超越智商》一书的观点,很多人缺乏理性,自己害了自己。【有空单独写篇博文,很值得思考的事情】
关于见识,吴军老师强调的不是普通的视野,而是更底层的“思维方式”,思考指导行动,最本质的改善是思维层面。这也就是被众人视为鸡汤的“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 决定命运的因素包括习惯、行动记忆背后的思维方式。思维出问题的人,命运十有八九会出问题。
很多人过得一般般,或者以“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方式生活,其实就是没有对自己思维的充分认识。就像书中举的例子,一个人作死在马路中间骑自行车,觉得别人不敢撞他,其实就是“理性障碍”,不珍惜自己生命(更不用说时间),就是作死的人生。
第一章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最近看《设计心理学》,提到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会陷入过程忘了目标。比如企业之间为了竞争使用恶劣的手段而忽视了“客户才是上帝”。我们个人也是如此,为了赚钱为了成功(更可悲还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而一心拼搏努力,却忘了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忽视了亲人朋友和自己内心的修行。
怎样定义幸福?吴军老师强调了“影响力”这一角度,增加我们的影响力可以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所以富人做慈善,像吴军老师这样写书给年轻人提高指导,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我认为,还有一种幸福感是来自内在,比如通过阅读理解新知识新世界的喜悦,比如通过琢磨魔方自学技巧掌握新技能获得的喜悦。 【备注,《The Millionaire Fastlane 》提出幸福有三个因素:健康,关系和自由。 关系就类似于本书的“影响力”。】
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人这一辈子,命运好坏都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就像《设计心理学》一书提到错误都是多个因素先后发生所致,而非单一因素。 所以出生农村不代表命运一定不好,家财万贯也只不过起点好一些而已。人生是长跑,命运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竞争。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就像《principles》强调要认清reality一样,承认社会本来就是分层级的(愤世嫉俗,愤青只会耽误自己做正事)。看清楚自己生在第几层,目标是第几层。自己努力,也要看到别人的努力。
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懈怠状态,而达不到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不过。处于第10层的人可能只需要付出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第70层的人付出100%的努力结果要更好,因此,你需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一个成功的婚姻,当然和一个幸福的婚姻同样重要的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吴军老师给出了自己对婚姻爱情的看法,选择合乎自己的特定,并且切合实际的对象,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婚姻中夫妻关系应该高于父母等其他关系(先救老婆还是先救妈妈)。
聪明的女孩从来不缺乏判男生未来前途的能力,反而是漂亮的“花瓶”却常常判断不清楚,最终导致悲剧。我们常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围绕漂亮女孩的男生太多,很多漂亮女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跳来跳去最后选了一个很差的。
先让父母成熟起来。这一部分是建议父母与时俱进,切莫用自己的老眼光去指导子女,其次是父母自己好学上进,培养的孩子肯定不会太差,假如父母不注意自己身上的缺点,也会被孩子悉数学走。
向死而生。 人生苦短,所以不能什么都做,事情就要按照重要性排序。对于吴军老师来说,闲谈的社交能免就免,只选择重要的事情做,勇敢说不,主动推辞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指导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基于此有所取舍的生活。【有一点“从未来看现在”的感觉,让我想起了贝索斯的“最小后悔决策模型”,当下一个选择,根据”如果未来回头看,不做是否会后悔?“来判断。】
活着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考虑到我们最终还是要死掉的,就应该明白我们并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至于做什么事情,我的想法常常和别人不同,我是倒着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或者说向死而生。首先,我并不奢望活得比我父亲长很多,因此我很容易算清楚这辈子还有多少天可以做事情。其次,我把要做的事情,从最重要的开始,列一个单子,然后从单子上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有些事情看似很重要,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站在一生的角度看,放弃了也并无大碍。至于什么事情必须做、什么事情可以不做,我常常与他人的想法不同。那些要占据我很多时间,但是对社会、对历史并没有什么太多增益的事情,我便舍弃了。(推辞那些可以由别人做的事情)
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第二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
不做选择: 凡事都要理性选择,费时间费精力,不可取,所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重要的选择上,基于“默认选择”行动,只有对重要的判断进行充分的意识和理性权衡。这也是认知科学给我们的建议,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获得一个平衡。
林黛玉式的理想主义:人人理性,世界就变得没有味道,所以需要林黛玉这样的人物,世界才不会变得无趣。
西瓜和芝麻:设定好人生的目标,也就是“西瓜”,从人生的角度看到当下的选择,避免目光短浅,只看到当下看不到全局。
知识和时间: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要做重要的事情,避免低水平重复,勇敢说不,基于人生追求和时间价值进行选择,不做“老好人”。
我们比以前更幸福了吗? 幸福来自于多个方面,比如爱情和婚姻(归属于关系),对未来的预期(追求的过程),当下的生活态度(看到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三章 谈谈见识
智商,天才:智商只反映了人的一部分能力,这也是《超越智商》的观点,所以理性人也会有“理性障碍”的问题。 世界上确实存在天才,但人生是一个长跑,从人生长度来看,天赋或智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大部分人的成就来自于后天的努力,环境的影响,甚至包括一些运气。 智商也是存在正态分布的,大部分人都处于相差无几的起跑线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是智力超群或者低下,就像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到不了谈论天赋的地步”。 比智力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创新性思维(最初级的是天马行空),有恒心(专注力/意志力/willpower),和做事情的方法论。 根据我最近刚刚开始读的《思维简史》,我觉得好奇心也值得算是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起跑线和玻璃心:人生是一次长跑,切莫只看到一次的得失,就像高考失利,长期来看未必是什么大障碍,更重要的是持续进步的动力和方法论(持续改进,精益思维)。 另外不要计较一个时间点上的人与人的差距,与周围学习好或事业好的人比较时不用玻璃心,“风物长宜放眼量”,有些事情要看得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运气和勤奋“,进步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啊。
运气:从概率和幸存者偏见的角度看,成功人士受到了更多好运气的垂青,当然他们也比大部分人努力的多,保持良好的心态(低调/朴实/humble),持续改进正确的做事情方法论,避免盲目的努力,这就是”运气垂青有准备的人“的准备工作。
比贫穷(缺钱)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规矩和爱。缺乏见识,认知能力差,视野窄,看问题过于片面;缺乏爱,容易小家子气,和别人关系处不好;缺乏规矩,容易走极端,容易愤青,不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读《庄子》心得: 见识比努力更重要,提高见识的两个办法,一是保持开发的心态(principle中所说的openminded),其次是融入一个大的更好的环境之中,多接触厉害的人,获得更好的榜样。
阅读的意义: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获取更高质量和更系统的信息,战胜当下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和快生活节奏下的知识焦虑和恐惧,更完整的看世界、看别人和看自己,阅读还能促进深入的思考。 吴军老师分享了自己小学毕业看《从一到无穷大》的收获,这本书帮助认识了数学。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他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第四章 大家智慧
莎士比亚:介绍了莎士比亚的几个智慧,尤其是如何结交朋友。朋友是我们的重要财富,所以要珍惜好友,避免损友。 “有的时候,考察一个人,看他的朋友圈就行了”。“好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而损友则是巨大的负资产”。“可交往的人很多,但是你的时间和精力只能维持少数的几十人”。
》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想到什么人说什么。
这其实是教导我们为人做事要持重,要多动脑筋,不要毛毛躁躁。这其实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
很多时候,礼数有加,但保持距离是朋友之间最好的交往方式。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这三条也是我一生交友的准则。人一生总能认识一些禁友,他们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
拉里佩奇:经营。(1)把产品做成牙刷。足够稳定可靠,每天使用次数很少但是又提供必不可少的价值,这就是一个好产品;其次要打造爆款,定时给用户新体验。(有点类似于app store上的定期更新,不断提供新鲜小功能)。(2)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类似于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拉里佩奇如何从电视运营商那儿发现商业的本质并用到谷歌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包括硬件和内容都可以不是自己的,重要的是给用户提供有用的内容),从而放弃了最初的硬件(企业搜索服务器)。(3)薪尽火传,谷歌如何向死而生,通过鼓励创新挑战大公司的死亡命运。
巴菲特:人生智慧。(1)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这就涉及到了解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重要,避免Ego/自大。(2)永远不要做空股票。这涉及到对风险的认识,因为做空股票的风险极高,具有很高的杠杆性,稍有不慎就可以输得精光,就像中国股市15年股灾那样。(3)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原因同上,理性的投资是价值投资,保持稳健,确保存活,对普通人来说,不要高估自己的投资技能,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投资指数基金。投资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所以成功的投资需要洞察人性。
司马迁:经济。
销售大师:摩拜单车王晓峰。(1)销售的本质:把钱收回来。不要本末倒置,卖出去只是手段,收回钱才是目的。(2)持续的生意: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生意。(3)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所以做生意要顾及客户的面子,说明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 这和与人相处是一样的,与人相处的技巧在于,要让对方感觉对你有所需求,有用。
2018.7.7 序言,第一章;不能花太多时间。
2018.7.12 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快速浏览图书,总结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缺少备注,以后重温时补上。
2018.7.13 总结第四章,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