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妈妈觉得你冷

2024-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欢胡说八道的人

小时候的冬天,妈妈总觉得我们会冷,唠唠叨叨给我们穿一件又穿一件。冷可能是真冷,只是小小少年火力壮,穿多了太束缚,束缚了手脚也束缚了精神。

妈妈觉得你冷,很让人不舒服。少年就应该有少年的模样,冷就冷点吧,动动就好了。即使是感冒了,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长大之后,关心归关心,妈妈也不再对我们耳提面命了。

妈妈是不说了,可类似的事情又时不时地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有些人眼里,我们好像就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譬如,骑电动车戴头盔这件事。不知道从哪刮过来一阵风,忽然就全国上下都这样要求。先是宣传,后是鼓励,再是强制,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这家长是怎么了?因为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然后就草木皆兵,美其名曰“为你好”。这大帽子扣下来,完全不管不顾其中的逻辑关系,戴也得戴,不戴也得戴。因为是“为你好”。

譬如,禁燃禁放这件事。不知道哪个专家说,烧秸秆、烧煤对环境有污染,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得禁燃。专家真搞笑,喘气是不是也要排放二氧化碳?吃饭是不是也是变相的燃烧?刀耕火种几千年了,说污染就污染了?下游的小羊污染了上游的小狼的水,真搞笑。

譬如,禁燃禁放这件事。也是专家说的,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还有什么消防安全问题,还有火灾隐患,还有噪声污染,得禁燃禁放。你看看那些重大节日,是不是都燃了放了啊!即便是你申请了、备案了、批准了,那是不是也有“州官放火”的嫌疑?咱不去定性,光是这样的舆论,是不是就能产生相当大的积怨。

这些年像这样的鬼扯规定越来越多,越来越扯,把我们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再摩擦。冷不冷我们心里有数,该不该多穿件衣服我们心里也有数。即便是有些没数的,谁感冒谁自己受,谁发烧谁自己治。

如果拿放大镜去找问题,谁身上不是一堆问题?啥事没有风险?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是一个“禁”字了得,更不是解决发现问题的人。有风险就管控风险,而不是动不动就是一个“禁”字扼杀。这也禁,那也禁,长此以往,会是个什么样子?

家园是我们自己的家园,谁也不会去硬要污染。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往往不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园。不要再说什么“为你好”的鬼话,我不信,至少我没有看到真心为我好的迹象。

该禁的不禁,不该禁的瞎禁。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这就是本末倒置,这就是层层加码。

之所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还是接二连三的发生,足以说明我们的家长太过于武断。家长越强势,孩子越难长大。而事实上,该长大的一直都在慢慢长大,让不让长大他都要长大。到一定时候,该干的事他是一定要干的。

几十年前的独生子女,前几年放开的二胎,现在的各种放开,不要强调当时的环境,至少不要过分强调当时的环境原因。

左右是正常的,极左和极右也是不正常的。大路朝天,愿我们能走中间,偏左或偏右的时候可以有,也能够及时地调整。

人毕竟是人,做不到完全的教化,因为他有独立的思想。即便是被约束,也是有限度的。

妈妈觉得我冷,我也只是听那么几年。等我成家立业的时候,有的也不听了。家长有家长的使命,却不能太拿自己当家长,至少可以少一些家长作风。

不过,我相信未来的几十年里,也很难做到那种正常的样子。只是发个牢骚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