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役

长勺之战2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彦鹏

第二节 决战长勺

你好,这里是中华历史小课堂。上一堂我们讲的是长勺之战的战前风云和曹刿与鲁庄公关于备战的对话,今天我们接着讲长勺之战的战争过程。

鲁庄公和曹刿率领军队来到北部边境的同时,齐国的军队也已经大兵压境了。大家知道,齐国是国力强盛的大国,而且在上次乾时之战的时候打败过鲁国。所以这一次齐军属于乘胜而来,显得格外气势汹汹。相比之下,鲁国的国力就弱小多了,而且军队数量也不如齐国多。这显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怎么办呢?在鲁庄公和曹刿的决策下,鲁国军队决定采取守势,暂时避开齐军的锋芒,退守到了鲁国北部一个叫做长勺的地方。长勺这个地方在今天的莱芜北部,是一个两边是山,当中间有一块平坦谷地的地方。鲁国方面提前看查过地形,认为这里有利于打防守反击。

齐军进入鲁国国境之后,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并有遇到什么反击。所以更加滋生了骄傲轻敌的不良情绪。这一天齐军来到了长勺,终于发现了鲁军主力。于是齐军稍微稳了稳阵脚,就向鲁军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战场之上,顿时旌旗招展,杀声震天,鲁军这边马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形势紧急,鲁庄公心急火燎,立马就要下令自己的军队全线出击。曹刿见状,连忙阻拦说:“等一等,先不要出击。眼下敌人急于交战士气正旺,如果我军此时出击,恐怕胜负难料。咱们不着急,先不跟他们交锋,等消磨消磨他们的锐气再说。”说话的功夫,齐军已经杀到跟前了,眼瞅着就要攻入鲁军阵地了!这时,鲁军的阵地上突然万箭齐发,齐军纷纷中箭倒地。由于进攻受阻,齐军不得不退了回去。可是齐军求胜心切,尽管第一次进攻失败,但接着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鲁军依然严阵以待,等齐军靠近又把齐军给射了回去,却始终不与齐军正式交锋。就这样,鲁军的阵地就像扎了根一样,任你万马奔腾,我自岿然不动。就这样,齐军又接连发动了好几次进攻,都没有奏效,渐渐地人也累了马也乏了,士气一落千丈。

等的就是这个时机!曹刿转头对鲁庄公说:“齐军士气已泄,您可以下令擂鼓,发动反击了!”鲁国军队从上到下摩拳擦掌,早就按捺不住了,鼓声一响,立刻潮水般向齐军杀了过去!齐军此时从精神到身体都已经很疲惫了,早没了斗志,被鲁军这一冲,阵地就给冲垮了。

鲁庄公一看齐军败退了,立马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了他:“别忙,等我看看情况再说。”说着,曹刿就跳下战车,仔细查看了齐军战车在地上留下的车辙印,接着又登上战车的前扶手,望了望阵中齐军的军旗。曹刿觉得自己心里有数了,就对鲁庄公说:“行了!您下令追击吧!”追击令一下,鲁军军心大振,杀声震天,很快追上了齐军。经过一场厮杀,鲁军终于把敌军赶出了国境,取得了对齐自卫反击战的重大胜利。

鲁国打赢了这一仗,最高兴的人当然是鲁庄公了,可是最困惑的人也是鲁庄公。他觉得曹刿的指挥让他看不懂,这仗赢得莫名其妙啊。战争结束后,鲁庄公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向曹刿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要等到齐军多次冲锋之后,我军才发动攻击呢?为什么齐军已经败退,你不让我军立即追击呢?为什么要查看齐军的车辙和军旗呢?

对于这些问题,曹刿逐一做了回答。他说:“打仗凭的就是一股子勇气。当士兵听到第一次冲锋的鼓声时,士气正旺;如果第一次冲锋没有成功,再次击鼓时,士兵的士气就有所衰退了;如果再次失败,等到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士气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这次作战,齐军多次冲锋不能得手,士气就衰竭了,而我军士气正旺,所以才能一鼓作气,战胜齐军。”

关于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的问题,曹刿解释说:“齐国是大国,谁知道它是真败还是假败?万一后面有伏兵怎么办?所以,齐军一开始溃退时,我阻止了您。后来,我看见撤退中的齐军车辙杂乱不堪,军旗东倒西歪,不像是有阴谋,于是我判断:齐军是真的败了!所以,我才敢请您下令追击啊。鲁庄公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不由得连声称赞。

那么问题来了!在长勺之战中,实力较为弱小的鲁国,凭什么能够战胜实力强大的齐国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呢,在这场战争之前,鲁庄公为了更好的动员国内民众共同御敌,采取了一些取信于民的正确措施,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有了人民的支持,鲁庄公就获得了最大的本钱。同时鲁庄公积极整理军备,积蓄力量,尽最大能力做好了战争准备。其次,鲁国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制定了避其锋芒后发制人的行动原则。战争开始后,鲁军不急不躁,主动后撤到长勺这个有利地点,沉着指挥,以逸待劳。取得了战场有利地位。第三,当战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鲁军能够审时度势,准确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了敌军。第四,鲁庄公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破格启用了军事天才曹刿这个厉害人物,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反观齐国方面,情况却正好相反。首先,上次乾时之战以后,管仲曾建议齐桓公不要急于对外扩张,要先改革政治,联络诸侯,进一步壮大实力再说。目前贸然进攻鲁国,时机并不成熟。可是齐桓公自恃国力强大,拒绝了管仲的正确意见,坚持出兵。第二,虽然齐国此时正处于国力上升期,军力强盛,人才济济,但是此时此刻,齐军上下却犯了骄傲自大,冒险轻敌的错误。当齐军进入鲁国国境之后,明明知道是异国作战,没有地利优势,本来应该更加谨慎才对。可是齐军偏偏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连续出击;在初次攻击失利的情况下,不但不停下来反思休整寻找对方弱点,反而一根筋似的一味地猛攻,而不知道变通。于是过早地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影响了士兵的战斗士气,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样就给鲁军的反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另外,在败退时,齐军表现得惊慌失措全无章法,被鲁军追上一顿痛打,以至于完全失败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说明,齐军准备确实不充分。你看它一旦失败,连像样的撤退预案也没有。

齐鲁长勺之战结束了,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齐国也意识到了鲁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两个国家由此也获得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个故事带来的启示:长勺之战的战争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它生动地表明,小与大,弱与强,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劣势和优势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像鲁国这样的弱小国家,正是因为采取了正确的方针策略,依靠人民,充分准备,才取得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以上就是长勺之战的全部内容。希望这个故事对您有所启发,谢谢您的收听!

我们下一节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