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爱的宝贝变成了叛逆的少年?
有一些孩子在学校,天天都会打架惹事,如果哪一天不打人,就好像会手痒,浑身不舒服。而打起来又不知轻重,甚至把同学死命揍。就在前几天,我还看到这样一个男生,个头长得比班主任还高还大还壮,可是却整天在学校里面横行霸道,欺负同学,追着同学打。
老师们把他的家长叫过来,可家长却是一副“我孩子很好啊,在家里都不会这样子的呀。”一个劲的反驳老师提出来的各种各样问题。我们首先就感到这个家长,过来学校是为了维护孩子而不是跟老师寻求合作,一起来帮助孩子的。
所以非常的无奈,原本想要跟父母一起合作来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却徒劳的发现得不到任何配合。因为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父母却意识不到。
那今天就来讲讲。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父母面对叛逆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孩子,该如何改变自己?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因为孩子的问题根源就是在家长的身上。
我们一直都说,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熊家长,那么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问题的家长,叛逆的孩子出自压抑的家庭和不懂得爱的父母。
为什么昔日可爱的宝贝变成了今日叛逆的少年?尽管前面的文章已经讨论过少年叛逆的问题,但今天还需深入的学习一下,希望父母能够借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为孩子争辩,即便是赢得了辩论,却对孩子的改变和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所谓水滴石穿,问题少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许是从当年正是孩子最可爱的年纪开始,他们的问题就被压制的真实与虚假的承诺长久的陪伴。
而真相是,问题孩子一直在缓慢地死亡,所以不得不通过每天的战斗来体验活着的感觉。
有些孩子,你让他学习不行,无精打采,可是却能够在闹腾别人上生机勃勃。一天到晚,精神抖擞的折腾出各种各样与别人行为相反的事情。
这里,当然,老师们要更加关注这样的孩子。
孩子之所以变成叛逆少年,是因为缺乏真实性、包容心以及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或是这几项的混合。例如,如果孩子缺少同父母之间的联系,那么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就想要通过一种夸张耀眼的方式来博取关注。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坏人”,他们只是找不到其他出路。学习,学习不行;劳动,劳动也不爱。所以,精力无处发泄,只能与同学打打闹闹,干干坏事来获取父母和老师的关注。
无论何时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一定都是有潜在的动机。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受到父母负面的关注,就是因为他们还未学会尊重他人的意愿。他们违反规则却不必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出现了棘手的问题,请别意气用事,先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孩子如此表现是不是因为我们不能从一而终的坚持原则?
我们有没有明确规定孩子的哪些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们是否有过模棱两可的时候?
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期望值,然后调整对孩子情商的认识?
我们的控制欲是否被激发了,对孩子的反应是否由此而来?
我们对孩子是否过于僵化粗暴,非得“我说了算”?孩子是否唤起了我们的无助感或无力感?因此教育方式变成对孩子拳脚相加?
孩子是否感到我们不愿面对冲突,所以变本加厉地惹恼我们?
是否由于我们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自己能够赢得孩子的尊重?
我们是否太忙,以致于只有当孩子表现不佳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对失败的承受力是否过低、是否过于焦虑,以致于不能同孩子对话协商?
我们是否过于紧张,以致于只要感到事态稍有失控就会发作?
在同家人相处一天后,我们是否会由于厌烦而发泄情绪?
我们此刻是否感到空虚,以致于不能与孩子共同享受当下?
我们是否为不知如何回应孩子的情感模式而感到焦虑?
我们是否迫使自己与孩子必须正确行事,而一旦事情没有按计划展开,我们就会失去方寸?
父母们要注意:当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感受时,就会责怪孩子“造成”了我们的某种感受,这又会引发他们的不良感受。
我们越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他们就越是会将我们的情绪留在自己身上,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也会失去基准。而他们的状态又会激起我们更大的反弹。如此一来,痛苦变成了循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身上。
尽管一方的情绪能量会牵动另一方的情绪状态,但我们一定要明白,没有人会“造成”我们的某种感觉。不管表象如何,没有人具备这个能力。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情绪“遥控器”不能放在别人的手上,别人让你哭你就哭,别人让你不快乐你就不快乐。
如果愤怒、无助、挫败、紧张的种子不曾留在我们体内,它们就不会发芽长大。
但只要我们感到无助或某种程度的失控,那么稍有蛛丝马迹我们就会产生大权旁落的感觉,以致于无法管束孩子,或者会将挫败感宣泄到他们身上。
孩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怒我们,反映的是我们自身的恼怒达到了何种程度。
一旦我们明白他人不可能导致自己的苦恼,就能够放下生命中的沉重包袱与情感烙印。
这将使我们改变同他人交往的能量空间,一切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我们既不必把自己看作是受害者或胜利者,也不必把自己看作是牺牲者或幸存者。
我们不再需要通过营造戏剧效果来生活。如果有时我们难免受到触发,那么也能在伤及他人之前控制自己的反应。
反过来,我们只有对自己抱有积极正面的态度,才能对孩子也抱有同样的看法。我们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引导孩子充满自信。
因为只有发乎内才能行乎外。外在的表现会影响孩子,进而又会影响我们,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深层次上看,一切都不能割裂开来。我们同孩子是一个整体,他们是我们内心的一面镜子,是我们的精神向导。
父母只有经常的内观自己,才能唤起自我的觉醒,才能不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也才能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孩子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改变的方法。说到底,我们需要勇敢的拿起手术刀,把那些变坏的不良痈疽切掉,抖落。重焕新生,孩子才有改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