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壹和张小二的故事(022)
在妈妈和张小二之间,爸爸就是一个矛盾制造器,因为他总是制造许多问题,却根本不会解决,就算解决,也是用最粗暴最简单的方式。
妈妈在厨房做饭,让爸爸看一会儿孩子,一会儿,张小二的哭声就哇哇的传来。
张小二哭着找妈妈,爸爸只会说:“妈妈在做饭,不准哭。”“别哭了。”“别哭了……”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话,气的妈妈的火气呼呼的往上冒。
路边遇上一个小孩子在哭,我们怎么哄:“小朋友,你哭什么呀?你妈妈一会儿就来,别哭了……妈妈去给你买好吃的了,你想不想吃好吃的,买来能过阿姨尝尝吗?”这样才是哄孩子的正确方法,没有见过谁哄孩子张口闭口就是凶巴巴的“别哭了”。
作为孩子的父亲,连个陌生人都不如,陌生人哄孩子也不会如此。
然而,做爸爸的并不会反思自己方法不对,反而觉得是孩子的错:我好好何他说,他为什么不听我的?
为什么?
自己没有想过吗?
爸爸嫌张小二吃完饭总是把手上的油抹的到处都是,想要给他立规矩,让他像个大孩子一样,吃饭的时候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妈妈也很赞成这一点,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是必须的。
然而,重要的是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给孩子养成好习惯。
张小二吃完饭,习惯性的就要跑,爸爸坐在那里,像个大爷一样发号施令:过来,把手擦干净。
要么就是看着张小二的手又到处乱摸的时候,过去抓起手就一巴掌。
气的妈妈想一巴掌拍在他脸上。
你以为孩子是机器呀,只要输入就能按照指令行事,自己都做不到竟然还想要求孩子,想得美。
教育孩子,不光要有一颗心,还需要找对方法。
孩子哭着找妈妈,耐心的告诉他妈妈在做饭,你要是打扰了妈妈,妈妈做不好,我们就吃不上饭了。
孩子吃完饭一双油手到处乱摸,拿纸给他擦干净,一边擦一边告诉他:“吃完饭要擦干净手才能走,要不会把你的新衣服弄脏了。”
一次耐心的示范胜过千百次苍白无力的说教。
教育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做,就摆出一副老父亲的架子来,端端正正的端着,等着孩子令行禁止。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和孩子相处,不是说你花费了时间就有效果。自己抱着手机,眼睛都不眨一下,让孩子自己玩,却说自己和孩子玩了多长时间,有意义吗?
给孩子立下一堆规矩,让孩子每天严格执行,自己却连早起都做不好,有用吗?
教育孩子,先要以身作则,再要放得下架子,最后还要有点方法。
做爸爸的,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