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读书分享(之一):刘若英——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

2017-03-01  本文已影响958人  大野泽的风
【静静的写读书体会,将好书分享给大家,品读安静读书的魅力】
读书,最为安静的时光

近年来,在台湾的很多著作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孤独这个主题的作品,最早去认识孤独,还是源自蒋勋先生。

蒋勋,可以说是一位地道的美学的传道者,通过他的解读,使生活的美,自然的美,大家看见,从他的角度来看,孤独也是一种美,一种修行。所以才有了《孤独六讲》这个非常成功的作品。继而,他又在解读《红楼梦》中讲的青春与孤独的关系,我常常想,青春本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春暖花开,在夏雨涟涟,在秋高气爽,在冬雪绵绵的时候,去栉风沐雨,去欣赏天地大美的年纪,大家可以嘻嘻哈哈,有资格去幻想,有时间去欣赏,有心情去卖萌耍帅。即便是满满的课业负担,也会在回到宿舍时能够趁着睡前的间隙,和舍友们嘻哈大闹一通,最后不得不在值夜老师的催促下熄灯睡觉。青春期的男生女生,没有时间孤单,也很难去理会时不时冒出来的那份孤独。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才真正体会到“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句话听来,有几分黑暗幽默的味道,但当听到《越长大越孤单》的歌曲时,才会静下来去品读内心真心追求的东西。在聒噪的横流物欲中,当停下了忙碌了一天的脚步,回归到自我的时候,翻几页书,听一曲久违的音乐,甚至是安安静静的做做饭,也会让乱糟糟的心静下来,即便是一刻的安静,与自我的对话,也是一种心安。

我们都在忙着与别人打交道,与社会打交道,挤眉弄眼,踉踉跄跄,却忘记了,如何与自己更好的交流,如何去体会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期待。

在书中找寻温暖的港湾 于是,常常在听蔡琴的一首老歌《我听见我的心在哭》时,心里充满了凄楚。

我听见我的心在哭——蔡琴

锁上门 关上灯

黑暗里只剩我和我独处

白天那个与我同名同姓的人

所做的事我都不在乎

做不该做的事 爱不该爱的人 天天重覆

记得已有很久不曾为谁痛哭

所有的苦都当做过渡

我听见我的心在哭 如此遥远却如此清楚

我听见我的心在哭 像孩子一样的无助

人的世界忙忙碌碌盲盲目目

在人群中随着沉沉浮浮

每个人都荒荒张张仓仓促促

谁又能去说 自己在乎

在忙忙碌碌的世界,仓促的脚步中,如何学着与自己共处,或许才是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课程。

一本好书,可以让你安静下来

“奶茶”刘若英,给我们更多的印象是,一位歌手。她的《后来》《当爱在靠近》《原来你也在这里》,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而又充满了温暖。曾经的她,为感情迷茫过,为人生迷茫过,也是在这样的迷茫中,逐渐的成长。在《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这本书中,她向我们讲述了年过不惑之年的心灵感悟,并分享给我们的一些朴实的道理。我喜欢的图书,不是一上来就宣扬自己有多么的厉害,也不是去揭露自己在成功路上所受的苦,因为,成功的路即便千万条,谁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去获得,而是经历了期间的欢喜与悲忧,并将其化作精神的一部分,才能过更好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行。

正如张嘉佳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到的:我喜欢刘若英,不是她某一个阶段,而是整场花开的过程。

有人会说,刘若英的人生,就是开挂的人生:电影,音乐,作词,作曲均有涉及,且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如是一样的成就放在一个人的身上,已是非同小可,而她却能面面俱到,大小通吃。实际上每一份成就的背后都有艰辛的付出,就单指这本书的出版,便还是在身怀六甲之时精心构思并写就,整理出来的作品,书中,没有对自己辛苦的工作有太多涉及,反而是将身心从忙碌的工作中跳出来,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与他人相处和与自己相处的关系与技巧。

刘若英

工作与生活,自处与他处,本就是界限不太明晰的东西,甚至在我们的周边,也不缺乏一些所谓的“工作狂”“孤独患者”等不同身份的人,也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活,常常被工作无情的打扰;我们的隐私,也常常被别人毫无礼貌的干扰,会因此而气愤,却总是无可奈何,甚至有的朋友就是喜欢大家欢欢乐乐的在一起的时光,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憋屈的发疯,已为成人的我们即使觉得这是不健康的状态,但却已覆水难收一样,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刘若英在书中,通过与自己的对话,以及和几位朋友的对话,让我感受到了独处的意义和要义,让我回过头来反观自己,总有那么一些事,不需要我们过分的在乎,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必费心思去顾及,因为

演员一生拍过几部影片不重要,但被人记得住几部片很重要;一生遇见几个人不重要,深刻的有几个比较重要——张艾嘉

也是因为这句话,我想,专心的去做喜欢的事,去和喜欢的人相处,或者单纯在孤独里自处,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这样的一本书,适合你在周末的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嗅着春日里花开的芬芳,感受着窗前跳动的阳光,细心的去读,耐心的去品,你会读出岁月静好的模样。

阳春三月好读书,每周一书,安静分享——

下周分享:黄永玉《沈从文与我》,不见不散。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