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黛玉符合期待吗
本来不想说,因为自己也很喜欢红楼,不管是书还是第一版红楼电视剧都反复在看,尤其是名著轮播,一有时间就在看,还是觉得陈晓旭那一版更加符合期待。
不是说后来的不好,因为每个人对这本名著都有自己的理解,只是觉得第一版把功夫下到了,现在的剧太赶着看到成果了,急功近利是做不好事情的,还有就是,这个时代可能商业化严重,比如说出资方的问题,不是像以前,大家就是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基本上还是本着谁比较符合谁来,就拿陈晓旭来说,她觉得自己就是林黛玉,其他角色她不愿演。
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不喜欢这届黛玉说“一黛不如一黛”的,说带资进组的,基本上就是什么难听说什么,那么有没有以上这种情况,大众是不知道的。我个人觉得如果这种痕迹过重,比较影响剧的质量。
导演说自己脸皮厚,被骂惯了,可是现在的环境就是这样,人们似乎失去了耐性,只要不符合自己的认知和审美,就会骂骂咧咧。这导致人们在做事情时都战战兢兢,毕竟你心再大,也不喜欢被骂吧?
然后,我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演员还是应该理解角色,现在的演员不像那个年代,非常文艺,就像陈晓旭,她会写诗,她理解黛玉,可能代入感更好,再加上三年的演员班学习,现在的话没有这个氛围,如果一个导演这样做,说不定他会亏钱,不像那时候国家层面这样支持,所以导演可以放手去做这样一件事。
现在的演员其实也不容易,一则观众先入为主的观念,二则是很难沉下心来,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人心浮躁,都等着马上见到结果,好急着做评论,我看到很多事情都在急急匆匆地进行,感觉很不舒服。
拿到资源的演员还好,起码收入尚且可以保证,拿不到资源的,干啥的都有,这导致观众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件事做不好的或者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就是你没有努力,但其实你可能已经很努力在做了。
最后,我觉得先不说演员吧,导演在选人的时候也太感性了,“我觉得”就定了,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自我,这个演员的性格根本就不是林黛玉类型的,所以装出来的感觉实在不好,要把自己就当成林黛玉。
还有妆造,感觉和普通古装片没什么两样,就这样吧,恰好看到,一点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