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修身,立身立心

未来几年,“亲戚”这个群体将逐渐消失,被以下这些人替代

2022-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舒山有鹿

01

在中国社会,有这么一个复杂到极致的群体,那就是“亲戚”。

在了解“亲戚”这个群体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亲戚这个群体会出现?

其实,当人类繁衍了后代,逐渐把“亲缘关系”重视起来的时候,那亲戚就出现了。可以说,越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越会重视亲戚关系。

尤其在小农社会,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以及“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个时候,人们的家庭观念就会特别浓厚。

家庭观念浓厚的结果,便是让人们重视跟邻里乡亲的关系。尤其是亲戚,更是普通人所重视的对象。

在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中,有这么一个观点,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在周围划出一个圈子,称为“街坊”,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

这里所指的“街坊”,既指邻居,也指在我们身边的亲戚。也就是说,亲戚跟我们有着“互帮互助”的关系。

这,就是小农社会“家家维系,家家帮助”的大家族观念所在。

只不过,在小农社会逐渐被信息社会取代后,一切的观念,都会发生变化。

02

在你看来,亲戚这个群体,到底会不会“消失”呢?

从社会学的传统观念来说,亲戚这个群体,其实不会消失。只要还存在血缘关系,那亲戚之间的联系就会一直存在。

只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亲戚这个群体,终究会出现“名存实亡”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会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消失,被我们所忽视。

综合来说就是,在物质层面,亲戚群体还存在。可在观念上,人们已经逐渐忽视亲戚了。到最后,他们将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这,便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

为什么亲戚这个群体会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呢?为什么如今的人们不再对亲戚有太多的感情呢?

一句话,社会在发展,信息在更替,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连生活习惯也出现了差异。到最后,就会导致“是亲不是亲”的情况出现。

比如说你是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那你自然会重视亲戚的感情。而家族的人,都会以你为中心来进行走亲访友的活动。

可是,当你这位长辈不在之后,那他们的中心又是谁呢?早就没有家族的中心了。因为后辈都互相不认识,所以谁是亲戚,谁不是亲戚,你的后代根本不知道。

03

社会带给人的自由感在增强,那人们就会反感传统亲情的束缚。

金钱物质逐渐成为了主流,那亲情关系就会变得淡漠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逐渐减少,个体意识在增强,家族意识在衰退,那亲戚就会慢慢地成为陌生人,被我们所无视。

就拿一个大家族来说。

老人在堂的时候,那每个小家庭的夫妻都会团聚在一起。因为老人家,终究是家族的灵魂存在,让家族有了巨大的凝聚力。

可是,当老人去世之后,那每个小家庭就会分散,各自过上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那兄弟姐妹基本不会往来。

试想,兄弟姐妹不再往来,那这些人的孩子以及后辈,他们的亲缘关系只会越来越弱,这亲戚的观念不就消失不见了吗?

有句话说得很好,一代亲,二代疏,三代已成陌路人。

更何况,随着人们生育意愿的降低,传统老一辈的离开,那亲戚这个群体,只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烟消云散。可以说,亲戚群体的消亡,从过年不走亲戚开始,也从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开始。

04

一般来说,亲戚这个群体逐渐消失,那这个空缺的位置,终究需要有人来填补。如此,又有谁会填补上呢?以下三类人。

首先,对于社交意愿薄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宁可跟“朋友”或者“网友”在一起过年,在一起娱乐,也不会跟亲戚沾边。

其次,对于较为成熟的中年人来说,他们则会重视小家庭的亲情。只要“家人”过得好,那走不走亲戚,问题并不大。

第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当农村亲情愈发淡漠,城市亲情名存实亡之后,那他们就会选择“一个人”过日子。

总的来说,人们的“个体”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或许,未来单身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甚至连“家”的单位都不见了。

物质化的社会,导致了极度物质化的精致利己思想。

其实,精致利己的思想很正常,也是这个世道的常态。但是,当它逐渐成为了趋势时,那人情味只会愈发淡漠,爱情以及亲情,更无从谈起。

你觉得,这是人性的进步,还是人性的倒退呢?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环境的进步,更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在科技以及人工智能面前,人类的情感,只会愈发衰退。在物质以及金钱面前,所有的感情都会变得虚伪。

因此,亲戚这个群体会在人们的观念中逐渐消失,也会成为事实。

文/舒山有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