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杨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
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前21集中,最突出的一条主线,即为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而其中着力刻画的便是他们各自的军师司马懿和杨修二人。
从情节上看,杨修和司马懿的正面交锋,依次包括月旦评对峙、险中救父、护送军旗、解樊城之困等,而几乎每一次,都是以杨修的暂时领先和司马懿的最终胜利为戏剧冲突点。虽然套路满满,观众却一样买账,大概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合情合理,贴近事件本身的发展规律。
在历史记载中,司马懿和杨修,一个深藏不露,一个恃才放旷,性格截然不同。这部剧抓住了他们个性的核心特征,在数次交锋和对比之中,将人物性格深度刻画,展现了他们不同的认知和理性水平。
从智商上来说,他们二人都属于顶级配置。若只论单纯的神经智力,杨修或许更胜一筹。杨修思维敏捷、能说会道、才学丰厚、深谙人心。而司马懿则看起来甚是谨小慎微、苦心孤诣、不露锋芒。
如果用动物来比喻二人的话,杨修像是羽毛亮丽、鸣声洪亮的好斗公鸡,而司马懿则更像是一只沉默、迟缓、明哲保身的缩头乌龟。这两个人的较量,最终以司马懿取胜,结局令人深思。若要仔总结起来,杨修输给司马懿,大概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司马懿的理性水平高于杨修
杨修善于“快”思考,司马懿则惯于“慢”思考。在剧中,杨修总是能最快得出办法或结论,速度快于常人数倍。自负聪明如曹操,也在解读曹娥碑时,比杨修慢上了三十里马程。又如曹操在新建的宫殿门写上一个“活”字,杨修瞬间了然于心,并抓住机会为曹植求情。而司马懿则常常说:“该怎么办我还没想好,再给我一天时间,我一定想一个万全之策。”这一快一慢,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思维习惯。
《军师联盟》:杨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樊城被困之时,曹操单独询问杨修解决之策。显然,此番虽是亲征,也未有必胜之把握。杨修看出曹操隐忧,遂投其所好,劝曹操舍樊城和许都,迁天子于邺城,迁魏都于洛阳,樊城之围即刻解矣。当然,其中还有未道之言:魏都一迁,曹丕所处的邺城则为废都,势力即遭瓦解,对曹植大为有利。曹操没想到更佳的解决办法,一时未置可否。
晚饭之际,军中传魏王口谕:鸡肋。杨修当即断定,他的计策被曹操认可,因此把魏王即将弃城迁都的消息私自散播了出去。他这样做,看似让曹操没了退路,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实则自寻死路,终以散步谣言、惑乱军心之罪命丧黄泉。要是他能经常反驳自己,多进行几次假设性推理,也许死的就是假设中的小人儿,而不是自己了。
而司马懿其实也早想到了这一计策,却认为这并不是最好的策略。毕竟弃城有损士气,迁都耗费巨大,于曹丕的地位和魏国的稳定都颇为不利。于是苦心冥想更好的策略。这似乎是司马懿为人行事的一贯法则:尽可能地深思熟虑,把损失降到最低;利用正确的决策让自己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
最后他终于想出一招:联孙抗刘。乍一听异想天开,实则是魏吴的双赢策略。这大概就是理性的力量,司马懿的大脑系统二(理性)总能压制系统一(直觉),根据最终目标一步步修正已有观点,以期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在乌镇见到陈丹青之时,他讲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现在的很多孩子,话太多。其实聪明的孩子,不会急于表达自己。”当然,这里的聪明是把理性涵盖进去的聪明,我们常常把它称为“智慧”。
二、司马懿的认知框架优于杨修
理性的决策往往来源于正确的认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有的人认知框架是一些本质化、底层的东西,更靠近事实真相。有的人的认知则停留在表层,对事物的认知偏离了真相。
《军师联盟》:杨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在月旦评会场上,主持人杨修奚落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之所学,乃无中生有之章,是后人所加,原文中没有,所以他的注解毫无价值。司马懿不忍弟弟受辱,冷静回应,经典书籍的传世,本就有脱落、讹误的可能,既然难保其绝对正确,那后人的增删、修订也就有其意义,只要作品和其解读合乎大道,则不能否认其价值。
这一场精彩对峙,令人拍案叫绝。从中可以看出,杨修对事物的认识,很多时候仅停留在对与错,是与非的层面,而司马懿则对事物存在的理由、价值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后来的几次交锋,杨修的认知水平都略输一筹。比如救父一节,他依靠陷害他人来保全自己,损人利己的事情,本就是阴招,最终损失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节操。
而让杨修输得最惨的,是他对世子之位的认识。他一直认为,确立世子,是曹操一言以决的事情,只要有曹操的宠爱和支持,世子之位唾手可得。
而司马懿的看法却更深入和客观。表面看来,曹丕因性情和才能不受父亲喜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站在嫡长子之位,渴望成为世子,却始终没有必得之信心。而司马懿一直坚定地告诉曹丕,只要行为符合礼法,曹操不会轻易废长立幼。可以想见,若是没有司马懿的理性认知、全局分析,曹丕恐怕早就自乱阵脚、失去资格了。
《军师联盟》:杨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护送军旗一事,便是曹操对二人世子资格的考验。他给曹丕和曹植下达了同样的命令:翌日,必须在辰时之前,把军旗送至即将出征的曹洪将军手中,如若令旗不到,则以延误军机之罪惩处。两人分别从东门和西门出发,曹洪将军只会接早到达的军旗。
接到命令的曹丕和曹植,各自急召军师商议,双方都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阻力。杨修认为,既然从出发点到终点的距离相等,比的就是速度,为了尽快到达,必须果断出击,遇到阻碍的人,杀。
而司马懿却迟迟拿不定主意,只说了一句,曹操是当世雄才,众人不但要听他所说,做他所想,还应该分析他的未曾说和未曾想。然后苦思了一夜,也没给出个确切方案。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旨意又到,曹操下令,全城禁闭,任何人不得进出。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道阻力来源于最高权力——曹操。
妙啊,不得不赞叹这剧情设计,典型的两难选择:完成任务,既能免受责罚,又能展现帝王般的魄力和杀伐决断的勇气,却会违背君命,挑战权威;而遵守为臣为子之道,则有可能延误军机,也将在曹操眼里留下懦弱无能、畏首畏尾的印象。这其中得失该如何衡量,可谓进退维谷。
如果曹丕和曹植不受他人指点的话,显然曹丕一定是那个先出城的人,曹植宅心仁厚,下不了杀手。曹操深深地了解这两个儿子,所以荀彧一语道破,这道题实质考验的是杨修和司马懿。
杨修选择杀死守城将领,直奔目的地,赶在辰时前抵达军营,完成使命。而司马懿则苦劝曹丕放下输赢,只问对错,不违君命,不背子道。曹丕在挣扎之余,悲愤交加地放弃了出城的机会。
《军师联盟》:杨修为什么会输给司马懿?曹操得知结果的那一刻,五味杂陈。本是想给爱子曹植加分的,结果这好处却给曹丕得了。果然是司马懿技高一筹。曹丕输了这一次较量,却得到了一众忠正之臣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才有后来的荀彧和崔琰以舍弃生命的代价,来成全他的世子之位。
理性战胜了感性,司马懿的认知更接近事实真相——曹操可以只看输赢,大臣们却一定会问个对错。既然争的是世子之位,则曹操的喜好只是一部分,更大的因素在于大臣和民众的支持。
司马懿的眼光毒辣更在于,他看清了曹操乃一代雄主,不会如短视的袁绍一般,无原则地使用手中权力,仅凭个人喜好决定大魏的未来。他的野心和抱负在于一统天下,成就万世之业。当一个人有目的之后,也就有了弱点。救汲布一事,利用的是曹操所看重的民心所向;最终决定立曹丕为世子,也是因为他系心于大魏的稳定,期待下一代魏王能成就他“周文王”之美名。
以上的主要观点,来自于《超越智商》一书。读完此书,对人物的认识和解读又多了一个角度。杨修是聪明人,却做了蠢事,正是因为他理性水平不够,且被认知框架所限,结局令人叹惋。而司马懿深思熟虑,老谋深算,能顺应时势,看清本质,成了最终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