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儒释道传统文化《人生感悟ABC》

庄子无己之境界——“物化”与“相忘”

2020-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庄子“无己”之境界,便是得“道”之后,精神上泯灭物我之差别、取消主客对立的“无我”状态和“浑沌”状态,庄子称之为“物化”。

庄子用“梦蝶”这则寓言来比喻此种“物化”境界: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子这个不知自己为庄周还是蝴蝶的奇梦,后人称之为“蝴蝶梦”。“蝴蝶梦”所表现的觉梦不分、物我莫辨,即“物化”,也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精神境界。

庄子“蝴蝶梦”所喻的人生境界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以此为题,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古风·庄周梦胡蝶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庄子还用“相忘”来说明这种得“道”的境界。

《庄子·大宗师》载:“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意思是:人得“道”,就如同鱼儿得水一样,各适其性,各得其足。鱼在江湖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忘乎万物;人通于“道术”,也会忘乎他人和天下。

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庄子·天运》)人也是如此,与其挤在一起,讲究那套“仁、义、礼、智、信”,不如自安、自足,因任自然,各适其性。与其受人为的束缚,不如顺从天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这种“相忘”的境界,即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追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