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

[原创文集]道教文化在唐朝发展的原因

2020-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旅游学院19旅管本2班

          旅游学院19旅管本2班苏泳安

      虽说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其宗教文化的发展更是兼容并蓄,但因为李唐王朝统治者的特殊性,道教的发展在李唐仍最为繁盛。

      从统治阶级来看,李唐王朝以臣子身份灭隋立唐,义理上是无法获得百姓支持的,李唐统治者为了解释其统治地位的合理性不得不借助宗教的力量来为其张目,而教主同为李姓的道教便自然成为了李唐王朝的首选。代隋之初李渊就曾利用道教为其制造舆论声势,并极力确认他与李聃的祖孙身份。盛唐时期,玄宗李隆基更是身体力行,广修道观,大力神化道教教主老子的形象,以提高道教权威,不断加强对民间道教信仰的引导。不仅如此,统治者为了维护道教的至高地位甚至不惜将道家学说的经典列入科举考试之列,这样的推崇与接纳一定程度上冲淡了道教文化的粗陋之处,使其更为古奥高深,就如萧教授所说:“使道教从低层次的粗俗的宗教形态发展为高层次、有教养的系统理论形态。”统治者的这些举措都为道教进入士大夫阶层开辟了一条有利的道路,当道教被士大夫们所接受之后,那它影响唐代的文化生活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从平民阶层来看,民间百姓多信鬼神与方术,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来源植根于古中国的广大百姓,这使得道教思想更加懂得平民阶层的所惧所畏,它以消灾祈福,长生不老之说深入人心。且道教方士皆有一定的医理知识,这也使得道教徒所传播的宗教思想在百姓心中更具世俗的可靠性与务实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