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所有的疗愈,都是善待“内在小孩”

2023-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8fd现在

1.我已经不喜欢写平铺,流水直白的文字了。

文字也有审美疲劳,就像是天天炒那几样菜,时间长了腻歪。

也想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有悬念、有伏笔、明暗线。

脑子里有一个故事,不管是正序还是倒序都被大咖们写的烂熟于心,于是放弃,有那个时间,不如躺一会儿。

唉!中国好文字我欣赏就行了。

唉!中国好词好句都被用尽,我只有抄袭的份了。

2.我最近几年喜欢看些心里学。

看到一段话,很受启发,文章中问:为什么我们会对做错的事念念不忘?”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大脑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会时刻留意潜在危险。

经过漫长的进化,对危险的警觉已经植入我们的基因中。即使在感觉放松的时候,大脑也在巡视着潜在的危险和不安。

当一件事情出错时,大脑就会把焦点优先放在它身上,不再关心其他事情。人的隐性记忆存在消极偏差,那些不舒服的体验会被更快地记住并留存,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那些普通的好事总会被我们忽视。

这是心里学家研究的结论。

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很容易内疚和焦虑不安,也与遗传有关。我是一个不容易获得快乐的人。

一个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快乐的人是能量高的人,是我喜欢愿意靠近的人。

我也想变成这样的人,也努力过。

参加过线下的现场课。

在分组活动中,老师要求完全释放自己,说出自己的“要、不要。”

当时看着她们“群魔乱舞”“歇斯底里”“张牙舞爪”我始终进不去状态。

我觉得好傻啊。

老师说我,这是我心里的那个“小我”在评判。

现在的自己完全理解。

我不后悔这次的线下课,这是一种体验,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3.喜欢我的人,我也喜欢你。不喜欢我的人,那是你的事。

我喜欢自己的默默无声。

心生万相。“跟自己签一份合同,耕耘自己的心地,怀一份感恩心、敬畏心、善良心、真实心”去生活就好。

照顾好“内在小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