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蓝歌的【每天写作训练营】剽悍读书营

【我在写作】每个成功的人,都拥有这种特质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156人  慢佳Trista

                                  一

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对自己的人生有过很多的憧憬,做过很多的计划,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实现,有的人却只能一次次的失败呢?其实这和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够时时刻刻保持好习惯的人,往往实现目标的几率会很大,因为严格自律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重庆谈判中,蒋介石曾对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

在今年世界杯上,C罗不仅创造了世界杯史上年龄最大的帽子戏法、也成为第四位连续四届世界杯取得进球的球员。C罗之所以可以获得如此成就,这与他平时坚持花费大量的时间锻炼、每天坚持至少睡8小时、滴酒不沾保持健康的饮食的自律性是分不开。

村上春树住在城郊的住宅区里,每天过着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每天在书房完成文字创作,日复一日地坚持慢跑,喜欢做蔬菜沙拉,听古典与爵士音乐。除了写作日常之外,他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马拉松,弹钢琴,画画……把生活过得既自律又丰富。

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拥有自律习惯的人往往也会拥有成功人生。

                                      二

每个人都想拥有好习惯,可为什么如此难养成呢?这当然和父母小时候的教育有一定关系的,家庭教育虽然关键,但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精进和完善也很重要,我们不能把自身的问题都归结于原生家庭。

我们应该想想如何去改善自身,如何才能重塑新的自己。说实话,的确有些难,这需要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求得内在和外在平衡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实际上,只要系统地培训自己,坚持用行动改变自己,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逐步造就新的自己。

从小,我就受到一个观念影响很久——本性难改。以至于从小自卑、内向、孤僻的我从来不相信,其实我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时光里,我总是很在乎他人的眼光,但性格孤僻的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我因此十分自责,怪自己是个不可爱的女孩。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开心每一天,却常常把自己的快乐寄托于他人身上。所以理所当然,那时候的我并没有真正的快乐,我也从来不懂得爱自己。

但近两年来,我终于明白,原来真正的快乐是懂得和自己相处,懂得爱自己。现在的我,不再惧怕人群,也不再害怕孤独,我总是在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才成为了现在的我。

                                      三

你看,原以为难以改变的性格,也能够通过信念培养和不断的突破,慢慢养成乐观的性格。那么,养成其他的好习惯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但为什么每次想养成的习惯,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呢?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贪多

有句老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想要养成的习惯定的太多,导致自己无法顾及所有,学而不精,失败自然是肯定的事。

二、不重视

想要养成某个习惯只是想想而已,却没有付诸行动,没有安排时间去培养自己。没有用心去刻意学习,掌握技能。

三、得过且过

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任由自己不断重蹈覆辙,却不反思如何改进,依旧屈服于自己的本性。

四、没有仪式感

仪式感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养成习惯都离不开它。有了仪式感才能懂得享受,并乐于去坚持,慢慢地就会转变成习惯。

五、没有明确目标

这就像成功的人说自己是因为某事而有所成就的,你信以为真地去坚持却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甚至没有任何目标。所以只会使自己盲目的苦苦挣扎,却很难收获结果。

                                        四

最近在欧巡赛-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中,微信之父张小龙与中国高尔夫一哥李昊桐配对,在这场职业对业余的比赛中张小龙以-35杆夺冠,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项比赛的冠军。人人都说张小龙是天才,但其实这是因为他不断地刻意练习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比如自从2011年张小龙喜欢上高尔夫之后,他每天都会去练习场,耐心又缓慢地打掉400个球;他一天连续打36个洞,练出了老茧,体脂也降低了;他为了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力求每一杆的稳定度。如果张小龙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练习高尔夫上,他也不可能取得锦标赛的冠军。

安德雷耶夫有一句十分通透的话: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敢想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了,成功的路上需要好习惯的陪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