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短篇进阶营作业本墨海日更好文

作业|小说开头的分析

2024-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木遇见何夕

写作讲究的是凤头、猪肚、豹尾。对于小说写作的开头,我一直以为,就是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放在前面。但最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我在写作时,思维经常是混沌的,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毫无章法可言。

通过跟随老师一起分析部分小说作品的开头,才发现开头的写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开头写的妙,往往是作者苦苦追寻的结果。

下面,结合老师所讲的内容,试着分析以下两部小说的开头。

一场暴雨,屋檐上像长蘑菇一般长出了硕大的蜂巢。家中的老人试图将之捅掉,结果不出所料地没有得逞。也许只能听凭黄蜂肆虐,在长日无尽的盛夏里将屋顶啃光了。在这种令人无力的想象中,母亲终于答应带着男孩去省城。——弋舟《夏蜂》

小说叙述的时间节点是一场暴雨过后,屋檐上像长蘑菇一般长出了硕大的蜂巢。我们通常理解的蜂巢是酿蜜的,但这里的蜂巢是黄蜂的,黄蜂夏天产子,所以家中的老人试图将之捅掉,但结果没有得逞。

小说的叙述基调从一开始,就通过写暴雨过后长出的蜂巢,带给人一种无奈感。如果听凭黄蜂肆虐,在长日无尽的盛夏里就会把屋顶都啃光了。在这种令人无力的想象中,母亲终于答应带着男孩去省城。母亲带男孩去省城,是无奈的,是被动的。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往下读,才发现母亲怀孕了,她在省城丁先生家做保姆时,遭到了男主人的强暴。再回到小说开头,作者写一场暴雨过后,这场暴雨就带有了象征意味,它既是大自然的一场雨,也是母亲经历的人生之雨,她被强暴后怀孕了,所以才有了小说开头带给人的无力感。由于小说一开头就确定下了这样的叙述基调,所以,整部小说的叙述基调都给人以一种无力的虚空感,连带情感色彩都是灰白无助的,就像盛夏头顶上那明晃晃的太阳,晒得人打蔫,一点儿也提不起劲来。以及母亲不停地干呕,时不时地要灌一大口出门时带的浆水;母亲在车站的迷惘,东张西望,犹疑不定等等。

在这里,小说开头的蜂巢也不止是自然意义上的蜂巢,而是具有了某种象征意味,产子,怀孕,都不是家中老人所能接受的,所以要将它除掉,但仅凭自己的能力又去除不掉,怎么办?只得去省城。男孩不明所以地跟着母亲去了省城,以为是去寻找打掉蜂巢的药,实则母亲是去打胎。这两者之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从小说开头就自然建立起了联系。

这个开头,看似简洁的几句,却已将矛盾以暗喻的方式单刀直入呈现。就像老师讲过的,短篇小说的开头要像在高速路上开车,要提速,要直接进入主题,直接呈现人物关系。作者的高明之处即在于,他不是直白地去讲母亲遭到强暴怀孕了,要去省城打胎。而是通过一场暴雨过后的夏蜂来说,让读者跟男孩子一样,不明白母亲去省城要干什么,是要去寻找打夏蜂的药吗?所以,作者牵引着读者一直要看下去,要看个明白。

初读这部小说,我不太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将标题定为《夏蜂》,夏蜂跟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并没多去思考。通过跟随老师一起阅读分析,才有所领悟。不得不感叹,作者真的是太高明了,值得我好好学习。

他把存折轻轻放下。黑色的方桌上搁着一本绛色,很扎眼。她没看存折,而是看他,好像他是一个陌生人,需要对他进行检测。他被检测得心里发毛,低下头,看着凉鞋里十根变形的脚趾。脚趾虽然变形虽然黑,但趾甲里没了泥垢,鞋面也还算干净,这都是进村时在井边仔细冲洗的结果。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从门框斜进来,照着他们的下半身,把他们下半身的影子拉长,投射到墙壁上。墙壁上,一个腿影不动,一个腿影打闪。——东西《私了》

初看这个开头,感觉就写了一个场景。他拿了一个存折放在桌子上,她没看存折,而是看他。因他看上去就像一个陌生人。他们是一对夫妻,应该是最熟悉的人,怎么会看上去像陌生人呢?只因他的十根脚趾变形了,虽然黑,但趾甲里没了泥垢,鞋面也还算干净,这都是进村时在井边冲洗的结果。

怎么会这样?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小说开头通过这样的描写,点明了他的身份,农民,而且常年有泥垢,但这样的人怎么会突然就变干净了呢,而且是在进村时在井边仔细冲洗的。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到反常。另外,他放下了一个存折,很扎眼。奇怪的是女人没有注意他放下的存折,而是看他。

这样的开头呈现出语言的张力,让人迷惑,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像谜语一样有待去解开。慢慢往下看,小说中男人与女人的对话一直就像猜谜,直到最后才出现谜底,他们的儿子李堂死了,死于长江的一次翻船事故,而那张存折就是赔付的钱。

丧子之痛,这对父母来说,是多大的悲痛呀!

但小说起笔,直接说存折,一句都未提及他们的儿子李堂,小说中的男主人也没有显露出一点儿哀伤之色。小说开头叙述的语调看上去极为平静,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从门框斜进来,照着他们的下半身,把他们下半身的影子拉长,投射到墙壁上。但平静的表象下还是露出了马脚:墙壁上,一个腿影不动,一个腿影打闪。

从前面进村前特意洗净平时满是泥垢的脚,到后面太阳投射到墙壁上,一个腿影不动,一个腿影打闪。从中看出,男主人平静庄重的表象下藏着巨大的隐忍。整部小说,都是在这样的叙述语境下展开的,表面看上去很平静,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而且为了不让有心脏病的女人一下子知道丧子的真相,男人采用迂回的方式,不断地让女人去猜,他们的对话看上去甚至有些无厘头,却读来让人觉得心酸。

小说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那年长江巨轮倾覆,有不少家庭妻离子散。在这样的新闻事件中,更多人关注的是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结果,而小说家关注的则是事件发生以后。

这个故事就是从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作为起点的。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的开头,是以事件发生之后,男人拿到了赔偿款,以此来作为时间节点展开的,怎么将这个悲剧告诉妻子?如何去接纳丧子之痛的悲伤?这是一个作家去思考的。

小说与新闻写作的不同就是,新闻侧重的是客观事实的叙述,而小说要表达的是人的情感。所以,作家的写作,是以事件发生之后作为起点的。这部小说,就为我们呈现了丧子之后,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妇是如何去接受这个现实的。

老师在讲课中说,时间关系是指叙述故事的时间起点在哪里,也就是对当下事件的叙述,关注的是“现在”。时间关系,会影响小说的结构。

从以上两部作品看到,两部小说的时间起点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他们关注的都是当下,是当下人的反应,以及人的情感表达。

《夏蜂》里的蜂巢是培育小夏蜂的,代表了女人的怀孕,雨含有男女的云雨,但暴雨说明母亲遭受了强暴,暴雨后孕育了新的生命,老人没法捅掉,只能听凭黄蜂肆虐。这里的时间关系是站在事情发生之后,也就是在故事结束之后开始叙述的。

作者不是线性叙述的,不是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来写的,而是写她被人欺负以后,是站在故事结束之后的这个叙述点来叙述的,这就使得小说看上去很灵动。

同样,《私了》的整个故事也是从新闻事件发生之后作为起点的。小说的起点就是拿到了赔偿款,怎么将这个悲剧告诉妻子,如何去接纳丧子之痛的悲伤。

这也给了我一点启发,如何避免线性的叙事结构,怎么使小说看上去更灵动?由此观之,选择小说的叙事时间节点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