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有全中国最厉害的数据团队啊!

三倍赔偿。
滴滴为什么会说出现事故3倍赔偿的话,而不是下定决心,一定认真整改提高客服效率和准入门槛以及日常监管?
这个在电影搏击俱乐部里有很详细的解释,资本家是如何做事的?
主角是一家汽车公司的协调员,专门负责汽车召回,而决定是否要发动召回活动,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公式。
汽车的数量为A,故障概率是B,法院赔偿是C,A乘B乘C得到一个数字是X
如果X小于召回的消耗费用,那么就不应该做召回。
滴滴也是一样的。
滴滴作为一个打车O2O公司,他们有全中国最厉害的大数据团队,其实很容易算出来。
所有用户为A
出事概率为B
善后赔偿为C
A乘B乘C得到一个数字是X
而认真整改提高客服效率和准入门槛以及日常监管,所需要的损耗费用为Y
只要X小于Y,他们就永远不会认真整改。包括这次下架顺风车业务也不是因为自发的企业良心和业务调整,而是迫于压力。
所以,这才能让他们肆无忌惮,轻描淡写的说,再有事发生,赔偿三倍得了。
所以你才会看到他们在道歉信里,不疼不痒的解释找借口,什么平台接到电话太多啦,什么无法核实来电人真实身份啦,什么不确定真实情况啦。
而且即便是在道歉信里,也在撒谎,客服在接到受害者家属投诉后,并未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反而是警方打电话亮明身份调查被拒绝,人死了以后才开始“第一时间火速配合警方”。
一个优秀的客服人员,年薪七八万至少,滴滴至少要数千人客服才处理得过来,这就是数亿的开支,还是每年。
这也只是客服团队,滴滴问题多了去,内部部门的协作,日常的监管抽查,和公安系统的对接,大数据系统的改善,等等等等,每一笔都是上千万上亿的花费。
而空姐案出来,也就号称悬赏一百万。
再说回来,单独看这个赔偿,三倍,好像挺多,其实玩弄的是文字游戏:刑事案件中的人身伤害标准。
这个数字很多吗?不多。
我查了最高院公布的几份案例,死亡赔偿金非常少,基本没有超过十万的。
所以三倍很多咯?
一年撑死了赔偿几百万,和花数亿每年来提高公司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所以滴滴会怎么选择?当然还是继续招一些智障给低薪当客服,招一些弱智来当总裁。
不好好建设团队,不认真打造团队,不沉心改善监管,客服投诉形同虚设。出事了象征性开除几个弱智副总来背黑锅。
滴滴舍不得花钱来打造商务和客服团队,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监管和准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简直成了必然选择。
就如百度,在某家不可言说的公司退出中国前,他们一切表现还都挺正常,某公司退出后,他们立刻就开始什么妖魔鬼怪都上了。
都没竞争对手了,还用心伺候客户干嘛,还提升员工质量干嘛,还打造团队提升服务干嘛,节省成本多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垄断几乎必然会导致这种服务水准和服务质量下,而且一定会大幅拉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