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2024-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羊羊羊羊羊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我是高中语文 1 组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劝学》,下面开始我的试

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锲而不

舍”两个成语出自哪里吗?诶,我听到有同学说出自荀子的《劝学》,看来你课前预习做

得很到位啊,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劝学》。

那首先老师要再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有哪位同学可以来介绍一下荀子呢?

嗯,看来这位同学准备得很充分,你来介绍吧!

哦,你说荀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他主张“人性本恶”、

“人定胜天”。

嗯,你介绍得十分准确,看来课前的确下了一番功夫。

接下来老师为大家进行范读,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标准字音,划清节奏。

好,老师的范读已经结束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本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同时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好,老师听到大家的朗读声渐渐弱了,那谁来说一下呢?

好,靠窗的女同学,请你来说。

哦,你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说得很好,你的概括能力很强。

那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手法来论证这一观点呢?行文的思路又是怎样的?接下来请同学们

以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给大家八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好,时间到。

哪个小组想先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呢?

嗯,我看二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

好,请你来说。

哦你说文章第二段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

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和“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句 ,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

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

明而行无过” 的境地。

说得很好,我看同桌想要补充,请你来。

哦你说文章第三段用了“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

彰”“假舆马致千里” 和“假舟楫绝江河” 五个比喻句,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

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

更显著的成效,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嗯,二祖同学说得非常精彩,你们两个的合作真是天衣无缝啊。

好,我看四组同学也迫不及待了,请蓝色衣服的男生你来说。

哦,你说文章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首先是正反对比,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

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

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还有吗?

诶,“琪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

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

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嗯,四组同学分析得非常精彩。

那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哪组想来说一说?

好,我看一组也很积极,有请一组代表发言。哦你说作者行文思路清晰,首先第一段阐明

学习的重要性,其次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最后第

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

好,一组同学说得非常好。

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太强了,老师真是为你们骄傲。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

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

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好,那这节课到此告一段落,给同学们布置两个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

全文并背诵,同时写一篇以“学习”为主题的习作,字数在 800 左右。

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