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散文心情随笔

李叔,这位风趣长者

2019-01-26  本文已影响15人  大地倚在河畔

图/文:大地倚在河畔

■ 李叔与泽明兄联合校对的《对庐诗词集》。

近些日子老想着要请李叔饮个茶聊聊天。李叔可以说是看着我长大的,而我也是看着李叔随岁月消逝而逐渐老去。他是父亲的好友,也是我们兄妹的忘年之交。

记得几年前某日约李叔一聚,李叔爽朗地说 : “好啊,就到我楼下的酒楼,我手上有好多赠券,你们要帮忙吃了它。”那是珠江新城一个雅致去处。席间李叔果然从口袋掏出大叠酒楼赠券,不同期限,全未过时。我们笑问这里是您的饭堂?他没回应,却说 : “你们不帮忙,我两个老人怎么消化得了呢?”说着咯咯笑了起来。

以往每有聚会,李叔总是带来些近期读到的文史资料,以及他手写的三五百字注释或感言的复印件,一式几份,每人不落空。缕缕茶香中,他也就兴致盎然地逐一解说起来。话不囉嗦,点到即止,令人受益。有时还给我带来一两本旧书,说是我用得着或供我参考的,甚至是再也难以找到的。所有这些我至今珍藏着。

父亲还在时,李叔时常到我们家,父亲与李叔聚会,不时也带上我。年复一年,我与李叔日渐熟络,而他对我也是很关心。事实上,李叔很喜欢与年青一辈交往,且交往中他是忘记自己年龄的。有一次他应约与我们兄妹数人及同为好友的泽明兄等人聚会谈事情,七十好几的他居然带来一大瓶洋酒,说是要与我们开怀尽饮,逗得我们大笑。当然任由他 “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们岂可让他多喝多占,浪费如斯美酒呢?

玩笑归玩笑,李叔做起事来却是很认真。那些年我们兄弟姐妹正在整理父亲的书稿,准备将其编成一套诗文集。李叔与父亲交往40载,又是广东出版界的前辈和资深编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父亲的作品多由他担任责任编辑,因此由他担任诗文集的总编校,实是理所当然。在他为父亲编校的作品中, 《岭南古今录》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首批书目中最早出版的一种, 被岑桑老社长称为“岭南文库第一书”, 另一本书《对庐诗词集》由他和泽明兄联合校对,全书精美无一错漏。这次他以七十有五的高龄再为故友编书,一如既往的精益求精,严格把关,追求至美。

印象尤深的是,有一天我将校对后的部分书稿约十余万字连夜送到他家。原想以我的认真细致,书稿应无大问题,怎知翌日清早李叔就来电告知仍有错漏。匆匆赶往一阅,多个生僻或一字多用的繁体别字漏网了。李叔逐一指明后对我说,你已经做得很好,毕竟我吃编校这行饭久了,对文字很敏感。一番话令人听着舒服,心服口服。我在李叔身上所学甚多。

■ 80万字的《对庐诗文集》由李叔任总编校。

翻开那阵子的日记 , 时常可见此类记录 :

“前去御口福酒家,与李叔商谈编校之事”、“编校之事要紧,李叔要我们约了事情也推掉,中午前去踫踫头”、“连夜将书稿送李叔家”、“李叔约下星期六再聚,指明有关各人要到齐”、“李叔欣然接受我们的建议,大家顿感轻松”、“李叔开玩笑说他的这一注释值1000元稿费”、“与李叔在御口福饮茶谈校对之事”……

此前之后的日记,则有这般记录:

“……李叔给我打来电话,语气有点沉重地说:‘阿晖,你爸爸身体好像差多了,我很担心他。这半年可能很关键, 看来你们要多加留意了。’ 他还叫我多点陪伴老父亲。听了以后,我更感作为儿子责任大,同时也为李叔所感动。父亲有这样的挚友,我也与有荣焉。”

“李叔时而谈诗、时而说家事,总是诗词歌赋,总是棋艺书画,总是墨浓情长” 、 “春节长假兄姐妹请李叔及泽明兄、永清兄等在御口福酒家共进晚餐” 、 “国庆长假兄妹请李叔在御口福饮茶直落午餐”……

这年把家务事多,所以有本文开头老想着要请李叔饮个茶聊聊天之说。未曾料到 , 想着想着 , 李叔却远去了

那天得知此事,深感错愕。速告阿哥。两人无尽感念之间,阿哥说道 : “近来我也是不断想着聚会之事。看来有些事情想到了就要立即去做啊!”

生命无常。此文献给李叔。

                                            (写于灯湖畔)




2019012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