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哲学(22)超越人间的体验(正文完结)
本科时曾经飞速地翻过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所写的《宗教经验种种》,这本书着重写了宗教当中个人体验的维度。关于宗教,不同人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有些人从历史角度来看,有些人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有人从制度组织来看,不过詹姆斯的角度却特别有趣。宗教,就其最原本的形态,就是一种个人的体验。
其中有讲到宗教经验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可言传性”,说的是你可以描述它是什么样子的,然而你永远都无法满意于自己对它的描述,总觉得自己的体验和描述的依然有差距。
不过话说回来,所有的感觉不都是这样的吗?比方说,我要如何描述我所看到的“红色”呢?“我看到了苹果成熟时的那种鲜艳的颜色”“我看到了一种热情、活泼的颜色”你会发现确实有点难度。某种意义上,“红色”就是红色这种现象最确切的称呼,但是这个词又穷尽不了这个现象的特点。
有个思想实验是这么说的,比如有个怪人,他看到的红色都是某种橙色的样子,那么他永远都无法发现他的体验和其它人不同这一点。因为别人看到成熟苹果时看到红色,会说“这是红色。”他看到成熟苹果时看到橙色,他也会说“这是红色”,因为他从小就被教育了,看到这样的橙色代表的就是“红色”啊!
我倾向于认为,感受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对它的描述永远都无法穷尽它的特征。
你永远无法描述出快乐是什么样子的,牙痛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用一些比喻来说明,但是这些比喻都穷尽不了那种活生生的感觉。
比起这还要在难以传达一点的就是一些美学上的体验。有人认为石涛的国画非常漂亮,另一些人则觉得没多大感觉,实际上漂亮在哪,不漂亮在哪,也是无法解释和传达的。有些人觉得马勒的交响曲很惊艳,另一些人则无法理解马勒交响曲好在哪里,但是觉得它惊艳的人,也无法说明白它究竟好在哪。
好的,最后最难以传达的就是神秘经验,或者宗教经验。人们进入这种状态下时,感觉进入了一种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境界,认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实际上相比于他们所进入的世界要虚幻。这应该是一种很美好,甚至狂喜的感觉,而且日常生活与之比起来,如同做梦一般。
这就是人们对宗教经验的描述,不过说真的,不是真的体验过的话,很难理解这究竟是什么样的。
中学的时候中午一点半要回学校,一点钟吃完饭有时会趴在床上眯一会眼,这种半小时的超短睡眠往往会做一些很奇怪的梦,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走在一条陌生的街道,感觉一切都很遥远,但是又很熟悉。醒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不过在一个普通的中午睡去了那么短短的十几分钟。当我想象什么是宇宙意识时,我会把它猜想成比这些白日梦更强烈更深刻的体验。
中学之后,这种类型的梦越来越少。不过我算是那种比较幸运的人吧,我所做的美梦要远远多于噩梦,而且我的美梦基本没有特别的内容,都是在探索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那个世界有我这辈子去过的各种地方,或者想象中的地方的拼接。
研究生时做过一个最神奇的梦就是梦见自己回到自己三四岁的时候,看着家里眠床上天花板的图画,但那种感觉很真实以至于不大像是梦境,至于醒来时,就仿佛时间飞快地经过二十几年那样。不过这里不是说我快速了经历了二十几年,而是说那一瞬间有一种从现实中的二十年前回到当前的错觉。
有一些神经学家研究过一些高僧,发现修为较深的高僧,入定以后,脑电波的模式是与普通人不同的。那么是否可以说,特别的宗教经验,就是对应于特别的脑电波呢?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原来我们在纠结的哲学问题:我们的体验为何于大脑的神经电活动相差那么大?说起来特殊的脑电波解释不了神秘经验那种特殊的体验,正如一般的脑电波解释不了一般人日常的体验。
这并非是说我看轻这些特别的体验,只是我未能很好的评价它,而在我看来,我们日常的体验已经够神奇够复杂了。回到十年前,我像很多还原论者那样希望把我们意识还原成几个要素组合而成的现象。现在我越来越不倾向于这么做,因为我发现意识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深邃得多。
写到这里,浅薄哲学的正文部分就要结束了。其实还可以写下去,不过我想给这个系列的非正文部分开个头。非正文部分不会加入现在的目录,有可能会另建一个目录,也有可能是零散的。在前边22节中,我已经把我认为最重要的那些东西都说了。后边这个系列会是不定期更新的状态。我只在想到想写的地方再动笔,有可能写哲学家的故事,也可能写和某本书相关的内容。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