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

道殿祖师为何在佛教中那么受尊崇?看看他做的这些贡献就知道了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23人  哲学诗画

什么是佛教中的显教?

与佛教中的密教相对,显教是一种以语言文字阐明佛教教义的教派,显教一词来源于与密教之对应。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五世纪)。这一系的佛教,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前和之外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部派佛教和今日之上座部佛教,则被称为显教。净土、华严、天台都属于显教。但在准提法门由唐代的善无畏、金刚智引进后,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密宗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什么是佛教中的密教?

密教,又作密宗,汉地又称真言宗。“密教”一词来自于梵语,该词有秘密、神秘、隐秘、深奥等含义。密教主张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即身语意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加持,可以即身成佛。

密教作为佛教诸多宗派之一,有着三大特点

一是它的神秘性:密教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象征系统和符号系统,表达其教义、思想,而对这一套系统的解释和掌握则是专有的,不是密教中人,难得与闻。

二是它的融合性: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密教都会在当地固有的宗教或是门派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改造。比如藏传佛教里的密宗与苯教,汉传佛教里密宗与道教。

三是它的入世性:密教相比于其他佛教大宗,更加入世。在古代,密教功能有召请,降伏,息灾,疗病、灭罪,护国,护法

显教与密教的区别——

显教和密教是大乘佛教的两大宗派,由于各自的特点,又可称因乘果乘,经部续部,般若乘方便乘,因相乘金刚乘等不同名称。印藏学者在广泛研究显教和密教经义、规则仪式和所追求目标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自的特点。因乘,为不了义法,以福德资粮为因,采取推论方法证果,为比量道;果乘,为了义法,通过智慧资粮的空性印加持,根据一定的仪式规则修炼空乐无别的俱生智慧,是一种直觉,为现量道。经部,讲述戒、定、慧三学及其相关的论证方法;续部,探讨方便智慧双运修的方法和技术。方便智慧是密教经常提到的两个概念,内涵丰富。

以前的密教包括义学和瑜伽密教,但由于和显教不容,长期存在门户之争,互相嫌弃憎恨,所以到后来,几位大德高僧就主张“如来显密”,即倡导同源共流,显密圆通,以求得圆满统一,不再总是对抗和互争。

在这几位大德高僧中,道殿祖师就是其中的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佛友们学习的一位。

道殿祖师——

道殿祖师俗姓杜,字法幢,辽代佛学大师,生于辽清宁二年(1056)十一月,卒于辽延庆五年(1128)九月,原籍山西云中(今山西怀仁),幼时家境清贫。他的法号道殿存有一定的争议,比较多的说法是,“道殿”这两个字源于他所著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一书是道殿的最主要的佛教著作,一致认为成于1056年——1101年之间。

在中国佛教史中,道殿德高望重,一直有着举足轻重、无可比拟的地位,甚至天下佛友和学僧皆以为敬,准提法门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他所著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四卷,将准提法作为圆融显密的主要法门,使最初一直默默无闻的准提信仰尤其在元明时期风起云涌,且经久不衰以至今日。

道殿的品格极其清高,可谓是尘外孤标,独步云间,由于道殿祖师对准提法门的大力弘扬,对后世准提信仰的流行和兴盛影响巨大,学佛者尤其是居士,都要感谢他。道殿法师的舍利塔在永安寺,即今北京白塔寺的白塔,法门寺隐没于唐代,而白塔寺流芳至今。

为何称道殿为祖师,而不是法师?

1,唐代时,法界中只知大日如来,不识观音准提,而到后来在道殿显密圆通思想的影响下,准提信仰及其法门在元明两代得到超越式发展,盛况空前。所以称他为祖师。

2,在道殿之前,密教和显教已经水火不容,正是道殿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让二者归于平和,调解了二者的矛盾和对立。

3,道殿祖师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位影响力巨大的标杆性人物,由其传承并弘扬的准提佛母在他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问世之后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光大,而他一手缔造的准提法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佛教经典中不可复制的宝贵典籍。

4,对于佛教来说,心要法门是修行和实践的先决基础,它的确立意义重大,修行者只要明白了到达毗卢法界的心要,方能具体修行“普贤行海”。用现在的话说,道殿祖师非常重视修行应用学,也就是在修行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办法来达到实际效用。

5,道殿为弘扬准提信仰,为一切人大开绿灯,打开方便之门,使密教往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人关注状态,一下子转换为了家传户诵、香火不绝的全盛状态。比如:“三为准提不择染净得持诵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等,皆持诵,不同余咒,须要持戒,方得诵习。”(《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也就是说,不必非要持守清规戒律,只要虔诚依照《七佛俱服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和《七俱服独部法》,以及道殿所提出的成佛心要修习,便可成佛。

准提佛母像

结语——学佛之人皆应感谢道殿

以前的佛教信仰,因为有清规戒律的门槛限制,对于那些在家的,并且有妻有子的,甚至于吃肉饮酒的,修习佛教这种神圣庄严的事他们也许想都不敢想,虽然有心向佛,终因诸多禁忌而退缩了,这就是之前佛教不能进入普通百姓家的重要原因,而道殿的准提法修行出台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门槛被砍掉,使更多人进入佛门,成为俗家弟子,可见为了普度众生和弘扬佛教,道殿刻意经营,可谓是用心良苦。

众所周知,弥勒佛道场在贵州梵净山,文殊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观音菩萨道场在浙江普陀山,普遍认为应将准提佛母道场设置在怀仁清凉山,使之成为与上述五大山齐名的中国第六大佛教名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