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厨房生活家美食

《口腹之欲——美食》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30人  金碧阿塔姆
《口腹之欲——美食》         何谓美食?顾名思义,美食就是美味的食物。吃前有期待,吃后有回味。大到满汉全席,小到一碗麻辣小面,只要它味道够好,就可以称之为美食。所以,见仁见智,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街边小吃, 也不管价格贵贱,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是你的美食。如果你没有忌口之毛病,又无过分壮硕之躯,那么享受美食则不必多虑。

        怎样才能常享美食?除了去餐馆,上上策就是自己学着做。

      我和先生真正学习做饭还是退休之后。一方面是善待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善待家人。

        学习期间,我们兴趣浓厚,求知欲很旺盛。心血来潮地买了很多烹调书,不仅有中餐制作,还有西餐料理。有:《家庭素食》、《家庭快餐》、《家庭小吃》、《美味鱼菜》、《重庆菜谱》、《小炒1000样》、《煲汤》、《煲粥》,《蛋的做法100种》,还有《大众西餐》等。为了提高理论知识,还买了《川菜杂谈》……就不一一赘述了。

        光看书是不够的,还要看厨师的示范操作。记得是2005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每天早上八点有一档“天天饮食”节目,是由著名相声演员候耀华之子侯军主持的。我们非常喜欢这档节目,我们一边吃早餐,一边看,还一边认真作笔记,笔记都写了一大本。在那段时间里,我们跟着候军学做了很多家常菜,逐渐有了做饭的兴趣和乐趣。虽然还达不到登大雅之堂的高度,但是比起我俩的过去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口腹之欲——美食》

        初学不久,我们做了一道菜,名为“素脆鳝”。是以新鲜香菇为主料,蛋黄、红椒、香菜为辅料的素菜。就是将一个完整的鲜菇用剪刀沿着弧线剪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然后与盐、糖、鸡精、蛋黄和干淀粉和匀,下油锅炸至金黄,起锅。再炒红椒和香菜,装盘即可。这道菜闻起来很香,吃起来酥脆可口,称得上是一道美食。做的时候虽然要花一点时间,但是工艺不复杂,简单易学。

        后来又学着做了“蟹味蛋”、“石家酱方”……自己觉得做的还不错,有点沾沾小自喜。

        烹调技术有了一点点长进,兴趣也跟着有所提高,厨房开始发生变化了。陆陆续续添置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杯盘、刀具和油、盐、酱、醋、茶以及各式调味品。厨房开始慢慢拥挤、热闹起来。 

        每每要做“大餐”(我认为上了书的,有菜名的美食)时,我们都要调整好心情,两人配合着干。

        我们事先仔细阅读放在厨房小餐桌上的烹调书,准备食材和辅料,记住操作顺序。会烹调的人,这些程序早已刻进了脑子,烂熟于心里。可我们却要弱弱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待一切准备就绪,工作台上已是乱七八糟的摆满了大碗小盘。到处都是先生挥刀飞溅的菜渣渣和泼洒的水水汤汤。虽然我比较爱整洁,但是先生不太配合。算了,我只有检查自己是不是有整洁“强迫症”。

        经过学习和实践,进步是必然的,做事也比较有条理了,简单的家常菜可以见客了。先生学会了煲汤,炒回锅肉,还会做馒头(不过是面包机自动发面)。我学会了烧肉、卤肉、拌凉菜和包饺子。包出的饺子个头匀净,漂亮整齐(悄悄给你说,是用饺子器包的,我不会揉面也不会擀面皮)。

《口腹之欲——美食》 《口腹之欲——美食》 《口腹之欲——美食》

        给孙子做寿司、饭团、黄金饭、营养餐等,糊弄得孙子狼吞虎咽,寒暑假里总是被我们喂得肥肥的。

        记得有一次我精心炮制的五香卤肉和干烧岩鲤深得先生好评(当然,这只是家庭内部的自我评审结论),也给了自己一个惊喜。看着那油噜噜的卤肉,闻着那扑鼻的香气,真受不了它的诱惑。先生不等降温就夹一块送进嘴里,直说:“嗯,好吃!好吃!又耙又糯,还不卡牙齿。”又补充:“油而不腻,口齿留香。”

        干烧岩鲤色泽鲜亮,微辣回甜,汤汁都成了“饭遭殃”。先生不吝言辞夸张地说:“舌头都差点一并吃进去了 ” 

        之后的两天,厨房和饭厅一直弥漫着那浓浓的卤香味,久久不肯散去。

        对于两个不善烹调的人来说,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就会欣喜若狂。我们的感受就是要想享受美食,最好是自己动手学着做,天天都有,那才是上上策。

    (不过,小区旁边新开业不久的“新光天地”里,有一个规模庞大的餐饮区,可以让你数月天天饮食不打重台,又给了我们不下厨房的理由和借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