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溪“摆胜”
戴建东
每逢鼠年、龙年、猴年的农历四月十六,汤溪城隍庙内便迎来一次盛会。
这一天,四邻八乡的村民,都会聚集在城隍庙中,他们随身携带着各自的珍品,供奉在城隍老爷的塑像前,向这位五百年前的汤溪县令奉告一年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城隍庙的大堂中,十多张八仙桌一字排开,500多斤重的大肥猪、300多斤重的大全羊,身披红绸,其喜洋洋,高高地摆放在两廊。36斤重的大肉粽摆放在桌子正中,这是贞姑山村民特地为“摆胜”赶制出来的供品。
盛着猪头、馒头和时令鲜果的祭祀篮摆满了八仙桌,展示当地百姓手艺和生活品质的蔬菜果品、手工艺品、民间古董、三牲飞禽等物品一应俱全。各种民俗表演、非遗展示,吸引众人目光,这是汤溪城隍庙举行的摆胜祭祀活动所显现的场景。
这天上午8点左右,从汤溪、蒋堂等四邻八乡赶来的乡民,早早地将自家准备好的时鲜瓜果、五谷杂粮、三牲飞禽,奇珍异宝,摆上了城隍老爷塑像前的八仙桌,祭奠城隍“老爷”,祈福国泰民安。
汤溪城隍庙摆胜是最具地方特色的祭祀酬神礼仪,是当地老百姓以献供的形式感谢城隍庙神巡禾驱瘟,保住丰收。上午九时许,摆胜祭祀活动正式开始,一排身着红色礼袍的司仪齐齐地站在城隍老爷塑像前,两旁鼓乐齐奏,锵锣共鸣。随着司仪主持的仪式,庄严慎重的摆胜祭祀拉开序幕。
汤溪摆胜,源于汤溪历史上一位古人——宋约。
明成化年间,金、兰、龙、遂四县交界之地匪患不绝,官府虽多方围剿,但因地处荒芜,收效甚微,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实行圈地割据管理,朝庭将这四县交界之处单设一个县制,叫汤溪县,宋约是汤溪县首任知县。宋知县到任后,剿匪患,兴农事,助百工,汤溪一度成为当地富庶之地。
宋约过世后,汤溪百姓有感于宋知县的恩德,在汤溪修建了一座城隍庙,内塑宋约金身,每逢农历四月十六宋约诞辰之日,四邻八乡的百姓自发带着时鲜瓜果、五谷杂粮、三牲飞禽、奇珍异宝,在宋约塑像前上供,以祭奠这位爱民清官的功德,同时也将汤溪一带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喜讯告慰宋约知县。
后来,供奉物品越来越丰盛,当地便顺势利导,将每年举行的祭祀活动,按农历十二生肖排列,凡逢鼠年、龙年和猴年的四月十六举行一次。而在汤溪民间,汤溪先民在每年正月初一时,都要在祖宗画像前供奉一桶米饭、一坛芋羹、一碟豆腐、一碟煎饼、一碟芥茶,叫“摆珍”,谐音“摆胜”,就是祭祀供奉之意。从民间的“摆珍”,到官方的“摆胜”,形式相同,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建城隍庙的目的就是“御灾捍患,福禄民生”。汤溪首任县令宋约,因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去世后被百姓奉为城隍“老爷”。于是,从明成化年间开始,每逢农历子、辰、申年的四月十六(宋约的诞辰),汤溪城隍庙的“摆胜”活动便从此顺延而下,这也表达了汤溪人民对首任知县宋约的尊崇之意。
汤溪摆胜活动,排场盛大,气势恢宏。凡是农家现有的五谷、飞禽、牲畜、珍宝等供品,都要摆到城隍老爷面前展现。这一天,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人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以精湛的手艺表达祝福和祈愿,酬谢城隍老爷,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据乾隆《汤溪县志》载:“每见汤地之民,谋以四月既望日为神诞辰。先罗珍异于庭,至期迎神,周巡四关。主者纠群,沿途设奠。昼则演戏欢呶,夜则峥嵘鳌彩。萧鼓之声腾于郊,逾旬不绝。”又据民国《汤溪县志》载:“在城居民,分班联会,轮年值事。届期庙中悬灯结彩,设供演剧,务极华美。又盛陈仪卫,舁神像出游街坊,谓之出巡。城外农民插秧甫毕,争先入城游览,骈肩错趾,填塞通衢,商肆利市三倍。此为邑中赛会之最。”庙祭之热闹,由此可见。
凝结八婺文化精粹的汤溪“摆胜”,作为民间祭祀活动,历经五百多年而经久不衰,现在作为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汤溪人民也以自己的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汤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