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品与读者的解读》读书笔记 69
写作是一种文学活动,它主要有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大要素。
写作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亦即内在的“心”与外在的“境”,物质和精神的存在。
作者:是文学生产的源头,也是作品的加工厂。他不仅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和切身感悟,通过作品来传达给读者的主体。同时作者也可以角色互换成为读者。
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投射和播放。是作者想法、语言、文字的载体。它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
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他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于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进行潜在地精神沟通。只有通过借助对作品的阅读与赏析,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作品能够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也是写作的最终目标。写作在某些场合可能会发挥取悦别人的作用,但究其根本,写作是为了自己。个人表达是为了说出自己;品牌塑造是为了展示自己;虚拟创作是为了投射自己;写作疗愈是为了安抚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对本真自我和事物本质的寻觅过程。
当作者默默耕耘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写作就会熟能生巧。这是一种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像作家莫言、贾平凹、周国平、蒋坤元等都是三四十年奋斗的结晶。你的文笔是否有功底?是否吸引读者爱不释手?产生同频共振?完全取决于自己写作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要想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仅仅靠一些工具书和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作家,无非是做黄粱美梦。只要从“工具”升华到“技能”之后,写作这件事,会越来越贴近它的本来面目。也会跟作者完全融入在一起。
文章的功能分消遣性和阐释性两种。所谓消遣性的文章,使读者愉快地消磨时光,乐以忘忧的作品,它的目的在于娱乐。而阐释性的文章能使读者扩大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更深的进入现实作品,它的目的在于对现实世界本质的探索和了悟。
我们应该清楚,作者要在作品中力求写出从生活中所获得经验的最真实的东西。这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最透明的、最纯净的、最清明的自性的自然流露,这才是对一切有缘的读者最至诚的奉献。尽可能地使读者从你的作品中汲取体现生命意义的精神食量。
读者阅读因为读者是唯一能够接受我们作品的对象;所以,我认为把尊重读者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自己的作品里。必须以一种表里如一的虔诚心,视读者为师长、为长辈。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严格要求,自己的作品质量才能得于提升,才能与读者同频共振,并且更具有启迪读者趋向真理的妙用。
诚然,作品与作者不是彼此孤立或静止存在的。世间万事万物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着,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个体,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一切都围绕着作品这个中心。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构建起来的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作品在彼此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向智慧彼岸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