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村长吃饭——三合一家庭(9)

2023-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笔若莲花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我们有些不知所措。

失去亲人是一方面的原因,父亲从检查出病情到去世,两个多月的时间,挺快的,不是很突然,也不是有多少缓冲的时间,主要是不知道如何缓冲。

另一方面,家里还有很多地,尽管有拖拉机等机械,母亲又不能去种地,弟弟妹妹上小学和初中,也不能去种地,春节后开学,是我的最后一个学期,七月份就毕业分配了,必须去学校上课的,学校离家几千里地。家里的事情辛苦母亲自己了,而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外面的事全身父亲打理,母亲从不过问,难度可想而知。

亲戚邻居都毫无疑问会帮忙的,尤其是这个屯子里亲戚最近的大姨夫家,是主要的。

在我开学前,大姨夫专门来到我家,跟我母亲和我商量,他想叫村子和村民小组组长来我家吃饭,他陪上,表达个意思,让人家关照关照。

我母亲和我当然求之不得,大姨夫出面,我、还有个亲戚作陪(我母亲炒菜,而且东北家里请客农村女人不上桌的,儿子可代表)。

大姨夫本来就是这个屯子最早的生产队队长,也是最有能力的,我父亲在这个屯子和村里威望也是不错的,所以,一落座就话入正题,村长和组长对我父亲的病故非常惋惜,让我放心去上学,根本不需要请客的,乡里乡亲的,我们家里有事的时候你父亲都是热心帮忙的,现在你家里的事需要帮忙的话,我们能袖手旁观吗?再说,我们看不见,这不你大姨夫在吗?他给我们下命令就好使。。

那年,我还未满20岁,几乎没有接触过学校、家庭以外的真正社会的人情世故,可心里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应付这种场面的,因为这些年上学一直是班级干部和学生会主席,又是几次各种规模的演讲比赛的第一名,但是,这种酒桌上的话却不知道怎么说了。

大姨夫几次暗示我该怎么感谢人家几句,我也明白,可是,不用书面语言就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讲了几句,太书生气了,太文绉绉了,好在意思也明确,没跑题,人家还是听明白了,也笑着解围:“你看,就是大学生有文化,说的都是电视机里的话,听着真有水平呢,我们都是大老粗,但能听明白的。”大姨夫一手挠着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地尬笑,一手端起酒杯,大声吆喝:“好,干杯!”。

我趁机停住话,也一饮而尽,后来也就能少说就少说了,就是不停地点烟、敬酒和喝酒。

组长和村长挺高兴,人家酒量大。大姨夫喝多了,我送他回家的路上,嘴里说了好几句:“大小子,继续好好念书啊,你家可就靠你了。也要明白念书和办事可是不太一样,书本上的是文化,人家的也是文化,是人情世故的大文化,你可得好好练啊!”我是无限感慨于感激。

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在大姨夫、组长和村长的帮助下,租给了几个可靠的人家,租金也算高的,而且是在我和弟弟妹妹上学之前预付的,母亲在家也就没有什么太操心的事儿了。

开学后,家里有点什么情况,大姨夫就让表妹写信告诉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