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一与F君——评《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丑女无敌》主题曲里有一句歌词是:“天使做了一道算数,百分之九十的女孩都会吃爱情的苦,只剩百分之十能得到幸福,能永恒的只有零点零零五,我就是天使说的大多数……”我想现实生活中,不只女生,还有男生,都是那“大多数”吧?而《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这部小说里的F君和乔一首先就是那百分之十。
1、且信且珍惜
乔一和F君的故事,因为太暖,常常边被少女怀抱在胸膛暖心边被质疑:“究竟是不是真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它是,因为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爱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差一个人来唤醒。但对外界,我们都表示不信,这也是人在受伤后开启的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两者都关乎人性,在情理之中。
我现在很少看言情小说了,经历了真实的恋爱后,我发现小说里的爱情都太理想化了:男女主角都自带主角光环和高级人设,不论他们做什么,作者总会让他们爱的死去活来,其他一切“有良心”的配角都应该无条件为他们的爱情保驾护航,而阻碍他们相爱的人都该死。这样的言情小说故事我看一个就不想再看第二个。而现实中的爱情呢?大多是激情——平淡——磨合——分手四部曲,真正做到对待爱情始终如一的,少之又少。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应对未来变幻莫测情况的能力,低估了自己善变的程度。于是我们总是在爱情里揣摩着、试探着、计算着。而《我不》这部小说里F君和乔一的故事,都是从生活里长出的,在被出版社编辑看中后,被故事主人公——女文青乔一艺术加工了下,就变成现在这样的暖萌治愈甜了。它温暖的字面背后,是琐屑的日常、恋人的缺点、爱情里应有的甜蜜与痛苦——一切都真实可感,仿佛曾在我们身上发生过。
乔一在书里写到:“ 爱让我们褪去身上青涩的棱角,穿越汹涌的人潮,用最温柔最炽热的爱拥抱彼此,我知道这个世界什么都善变,可是说真的,眼前这个人,他让我相信永远。”信她,然后带着智慧去看这本书,它还是经得起理性考量的。
2、每个少女都想嫁给F君
小说里的F君,就是现实里的F君,学生时代是聪明认真的高冷学霸,有着帅气的面庞、摩羯座的小腹黑、一本正经的呆萌与高阶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他并不会因为自己卓然于人群而轻视感情、怠慢他人,而是对待爱情专一认真、对待乔一暖心体贴。这简直直击万千粉红少女心啊!若是中学时代看他们的故事,我会觉得甚好、甚暖,然而现在的我再看,更多的是想从中破解他们爱情幸福婚姻美满的秘密。
我发现,F君诚然优质,但他依然有很多缺点,比如:略龟毛、略大男子主义、学生时代有身为好学生的优越感、略高冷。放在现实中,这些“特点”其实都会被人看成一个学霸智商高情商低的表现,女生对这类人大概是:初看时相见恨晚,久处后往往会累。而故事里的乔一有着怎样的特质呢?F君曾在接受编辑采访时说:“我不完美,你们看到的只是乔同学笔下的我,我没她写的那么好。我有很多缺点,换别人估计会受不了,但她能包容我,她性格里温柔的成分居多,在我眼里她有很多优点:对世界关怀、对生活有幽默感、足够豁达乐观、坚强而善良。她内心有种很强大的力量,支撑她经历苦难后还能心存善良,这一点非常可贵,跟我母亲很像。”乔一记录他们的爱情故事,就说他们也会吵会闹会冷战,F君因为太闷、爱面子拉不下脸,每次都是她忍不住低下头主动去道歉,这样的主动,除了有以上特质的乔一,有多少女生会做到?哪个女生不希望自己被宠着哄着,被当成小公举捧着?毕业后的F君因为在工作上跟错了人,成了别人的替罪羊,一时生活坠入无望、意气消沉,曾经的男神光跌下神坛,也是乔一用强大的内心力量在支持鼓励他,给他希望。所以乔一的爱情别人只能羡慕却难以拥有,那是因为乔一做到了大多数女生做不到的。
我们看到的F君是出自深爱F君的乔一笔下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如乔一一般,看F君时自带滤镜,并憧憬着。其实细想一下,哪段成熟了的爱情是容易的呢?
虚拟的故事因为漂浮在空中,如气泡一般,经不起揉捏,轻轻一碰就会碎,而真正的爱情故事若开花结果,它们的成长轨迹与秘密就一定有迹可寻,经得起旁人推敲,并从中收割养分。
3、于今始觉,少年情,最难得
F君确实值得被乔一那样对待,他曾在回答编辑提问时这样说:“选了无数个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或者花很多时间和同一个人磨合,其实风险是一样的,后者的成就感更大。”理智如F君,他看到了爱情中存在的隐患和诸多不可测性,但同时饱含着一往情深。这样的男性品质与性情,最可贵。
当然,这段爱情并非乔一一个人在努力,因为乔一和F君是高中同桌,他们的恋爱始于高中时日久生情久处不厌的情愫。高中毕业后,F君表白,乔一因为自卑而拒,F君因被拒而觉得丢了面子,所以他们“绝交”,断联四年,但四年间F君从来没有想过“换一个人来爱”,乔一倒是有过一段恋爱,但也仅仅是处了一个月就和对方做朋友了,因为乔一觉得他们之间更像哥们……所以,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它更需要一种能维系两个人的独特的缘分,不过,这样的缘分可遇而不可求,最难得。因为有时,能遇到一个愿意和你共同为爱情努力的人,就已经很难了。
我喜欢的一位作家花神妙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少年时期的感情都有着特别意义。‘分手之后很多年,偶尔联系,我总是忍不住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没任何世俗暗示,只是问问......在笔记本上潮流一遍《飞鸟集》的第四十二首:‘你对我微笑不语,这句我等了几个世纪’。45岁的冯唐,在很多文章里,一遍遍地写三十年前的初恋,每每读到我都会感慨:他这么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在一年年老去和愈加富贵以后,念念不忘的还是三十年前的白月光啊。少年恋人的感情,与后来的红男绿女,钱欲、肉欲、权欲、照顾欲,都不一样。”
书中乔一也说:“成长最遗憾的部分在于,我们总在最无知的年华遇到最好的人,却不自知。”还好,书中乔一和F君都很幸运,他们在等待与被等待间收获了年少时纯真的爱,实属不易。
很多人的缘分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爱情便香消玉殒了。多数人大概是这样的:“少年不管,流光四溅。因循不觉韶光换。”——当我们年少时,总会觉得时光走得太慢,我们爱的太少,放佛那情那景永远存在。殊不知,在韶光偷换间,我们错失了最为真挚的少年情谊,方才慨叹“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浪淘沙》宋祁)
4、信不信,爱不爱
中学时代我看言情小说,情感类杂志、爱情片,总是被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常常以为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是那样的,大多数人对爱情的幻想应该都是源于文艺作品对爱情的包装。然而剥开那层纸,我们才知道现实与虚拟的差距。并非我们不走运、得不到,而是文艺作品太花哨。它们无一放大了缘分、境遇、客观条件等爱情中的外力作用,阉割了两个人相处过程中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善变的内心,而后者才是在爱情中起主要作用的。
现在我依然会看言情小说、情感类杂志、爱情片,不过那是在百无聊赖消遣时。拥有理性之后,我再也不会顺着写作者的意图去思考感情问题了,那些故事也鲜有能让我哭的。了解了爱情的本质,并知道,既然爱情是心甘情愿的事,那有什么值得被感动被哭呢?虚拟的故事大多发端于不一般,竭斯底里非常态,天天作大死,分手那是迟早的事。
昨儿我在楼下遇到了G,她跟我说了她和她男朋友以及考研的事,我帮她分析且宽慰她。她感叹:“为什么看别人谈恋爱总是那么好啊?”我笑着反问她:“是啊,我看你的朋友圈天天秀恩爱,为什么也那么好啊?现实总是一地鸡毛。”每个人的爱情都很不易,都需要好好维系。信不信爱不爱,都由你。
而对于F君和乔一以及还有许多像F君和乔一一样的夫妻,相信他们不仅是那百分之十的少数人,而且也会是那百分之零点零零五里的人。
最后,放上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暖的一段话,也是本书的编辑在给它做文案时放在卷首的话:
领证的前一晚我问他:“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他答:“不记得了。”
“可是,为什么是我呢?”
“为什么不是你呢?”
“我很小气,又爱吃醋。”
“我也是。”
“我怕自己不值得你喜欢。”
“我也是。”
“我没怎么谈过恋爱,不知道爱情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他温柔地握住我的手,“但我知道,一想到能和你共度余生,我就对余生充满期待。”
16岁时我们共用一个课桌,胳膊与胳膊相距不过十厘米,我的余光里全是他。
26岁时我从清晨醒来,侧头看到阳光落在他脸上,想与他就这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