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好文章自带光芒

德国图文大师用幽默的作品,教会了孩子2件事

2019-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天津冯十一

人,真是一种充满了矛盾的动物。

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是好多人躺在被窝里、抱着手机,就是不愿意闭眼。

都知道洗完澡神清气爽,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洗澡。

再比如,牙疼时候都发誓以后要好好爱护牙齿,但是愿意好好刷牙、知道怎么爱护牙齿的人,真的不多。

小孩子尤其如此。

怎么引导孩子刷牙,一直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有这么一本书,家长陪着孩子读完后,评价道:

小朋友爱上刷牙了,每天早上都会把牙齿刷得干干净净的,再也不用大人催了!

每次孩子不爱刷牙,贪吃糖果,我都会拿这本书举例,就会很听话,很实用的一本绘本。

孩子非常喜欢,故事好,图画也很好,看了n遍才舍得换其他书,对刷牙确实有作用。

是什么书这么有魔力?

了解下德国童书作家安娜·鲁斯曼的《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吧。

/01/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万次说教

有兄弟俩,一个叫哈克,一个叫迪克,住在牙齿上的牙洞里。

他们的日常工作只有两件事:在牙齿上挖洞建房子、把各种好吃的搬到家里。

他们梦想把所有的牙齿都进行改建,出租盈利。

新的牙齿大街,哈克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龋齿大街。

正在他们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一把巨大的牙刷出现了。

牙刷上有很多很多的牙齿警察,他们把哈克和迪克辛苦攒的食物一扫而空,甚至差点把兄弟俩也抓走。

没多久,更可怕的事情来了。

一个巨大的钩子从天而降,钩子吊走了兄弟俩的一切,包括床、柜子、地毯,还有他们的房子。

终于,兄弟俩也被吊走了。

牙齿大街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牙齿警察经常到牙齿大街巡逻,他们感觉这里像家一样舒服。

那么,哈克与迪克兄弟俩去哪了呢?

原来他们被冲到了污水中,然后漂到了海边晒晒太阳、聊聊天,再也没有找过牙齿的麻烦。

这就是安娜·鲁斯曼(Anna Russelmann) 在《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里,为我们讲述的妙趣横生的故事。

她是德国著名的童书作家,曾获得奥地利青少年文学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她的作品诙谐幽默,深受全世界儿童读者的欢迎。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作为安娜·鲁斯曼最有名的作品,已畅销世界20余年。

/02/ 刷牙,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一本科普性质的绘本,关于刷牙的一些注意事项,这本书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但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足够用。

毕竟有些注意事项,家长也未必清楚。

关于牙膏的作用:

书中说

“牙齿警察身上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这让哈克和迪克感到很不舒服”。

牙齿警察我们都知道,指的是牙膏,这个“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呢?

应该就是牙膏中的氟。

牙膏中只有含氟,才能在刷牙时起到防龋齿的作用。

这跟书中提到的,牙齿警察破坏了哈克和迪克要建的龋齿大街也是吻合的。

所以说,我们买牙膏时候,一定要买含氟牙膏。

当然,为了防止氟的超量和中毒,尤其很多小孩超爱吃牙膏(比如我家那位),所以一定要为儿童选择浓度相对较低的牙膏。

关于如何刷牙:

牙齿警察是怎么工作的呢?

“他们认真检查每一道缝隙,打扫每一个卫生死角,最后连门牌都摘走了。”

所以,要说刷牙的关键,只有一个字:仔细!

每天要早晚两次刷牙,这个我们都知道。

更重要的是,每个牙面都要刷到,各个角落都不要漏掉。

每次最少两分钟。

为什么至少要两分钟呢?

一般人不算智齿是28颗牙,每颗牙有3个面需要刷,这就一共是84个牙面,120秒/84个牙面,每个面刷不到两秒,已经够快的了。

其实对于多数人,如果要想达到比较好的刷牙效果,两分钟都未必够。

所以,你达标了嘛?

/03/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

这本书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哈克和迪克虽然在破坏我们的牙齿,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他们刻画成坏人。

从一开始,作者给他们的定位就是古灵精怪:勤劳、有梦想、互相关爱。

到后来,牙膏警察要抓他们、钩子把他们吊走,都让孩子们紧张坏了,直到最后,看到他们晒着太阳,才大松了一口气。

哈克和迪克做的是坏事吗?

肯定是。

哈克和迪克是坏人吗?

好像也不是。

我想,这就是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最终传达给孩子的信号:

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世上没有100%的坏人。

《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每一个都做了不少坏事,但是或多或少,他们的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心底还有一抹良善。

《射雕英雄传》中的“西毒”欧阳锋是书中的头号反派,但是他爱护侄子(私生子)、痴迷武学、与“北丐”洪七公惺惺相惜,也都是让人欣赏的优点。

安娜·鲁斯曼和金庸两位东西方的文学艺术大师,在对人性的理解上,达成了默契的一致。

一个合格的儿童绘本,往往插着想象的翅膀引导孩子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的成长之路。

家长可以用里面的设定去帮助孩子解释很多事情。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正是如此。

它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让孩子学会了看待别人、看待世界。

某种意义上,也让孩子尝试着了解别人的感受,培养了他的共情能力。

你的孩子刷牙中有什么困扰?你觉得哪本绘本对你和孩子印象深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简介:冯十一,日更写作践行者,每周阅读一本书,人到中年,依旧努力向上生长的哏儿都奶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