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学习路

你希望他是龙,就用训龙的方式教育

2017-10-21  本文已影响1人  躲进小楼看灯火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但出息这是很难定义的词语。出息的培养方式也没有现成的。

毕竟,人的一生,受多方面的影响。

父母,家庭,社会。

有时候,一件偶然的事,一个 闯进生命的人,都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

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顺势而导,不可强求的事儿。

这么说,可不是不管他。

最为孩子生命开始最重要的父母,对孩子是影响无疑也是最大的。

要认识到这一点的父母,且是清醒地认识,不多。

认识到了,还能正确对待的,更少。

大部分人都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要是那时候我能……

你别说,我就是这样的父母。

对女儿,留下遗憾。现在她上初三了,我基本撒手不管,没时间管,也不适宜管了。

如果再来一次,我确实可以给她更恰当的帮助。

想起那时的无知,现在是心痛呢!最要命的是,那时可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呢!

对儿子,不也是这样吗?如果再回到一年级,我绝不会对他那么凶了。

不是不对他凶,他就一定优秀。而是对他凶,体现了作为父母的极差的一方面。

我不敢确保我以后不会再犯愚蠢的毛病。人在发脾气的时候,总是因为内心里有着愚蠢的念头。

愚蠢的人才会做愚蠢的事。可是,大部分人是不会知道自己的愚蠢的。

儿子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去洗澡了。他跑调的公鸭嗓在长一句,短一句地吼着《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

他在整理房间前,刚刚做完作业,复习完课文。

歌声说明他心情不错。

其实他晚上没吃饭。因为晚回来,我对他说:六点开饭,现在已经七点三十了,哪有饭吃?

在等待儿子回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我的心里一直在动各种念头。我不知道那种方式来对他是正确的。

我从六点三十,等到七点,我问了可以联系到的,他可能去的地方,多次探出脑袋看向小区,寻找他的踪影,倾听他的声音,最后,我出门去找。

我往会所那边走,听到音响传出的巨大的说话声,看到富林国际边上搭起一个台,灯光明亮,台上隐约一个人影。我走到那里,小必果然在那里,半个大人了,白衣黄裤,站在台下,一个手肘在台上,另一个手高举着,回应台上的人。周围没几个人,孩子更是一个也没有。

台上烟雾缭绕中,主持人在请人品尝刚爆出来的爆米花。小必手举高,脚踮起,嘴喊着:“我来,我来!”

他没机会了,被我拉出来了,他不舍,我要看,我要看,差点哭了。

只要他想做的事没能做,他都会这样真情流露。

我让他看手表,提醒两三次后,他一是离现场比较远了,一是理智回来,知道自己理亏,就没再有情绪了。

他说,他去找人玩,然后看到搭台,就在那边玩边等。

我相信他是这样的人,心里想着玩的事的时候,哪还记得时间?

我已经想好怎么处理了:

一,我不发脾气。

二,我要软提醒,规则是有的,没遵守是要受惩罚。

三,我不主动提起,让你一回家就做最重要的事。

免得引出你的脾气好臭好臭。

四,如果你提起,我再轻言细语地告诉你,为什么没饭吃。

小必回来果然很快进入学习模式。对于不能吃法的情况,反应不激烈,只是说,我先做作业再吃吧。

我说,做完作业也不能吃,吃饭时间是六点,过了,就不能吃了。

也没闹。

做完作业,他不提吃饭,而是问,我能喝一瓶牛奶吗?

我想,惩罚的意思已经表明 ,这一次,可以放松一些。我的目的是提醒他守时守规则。不是要饿坏你。所以我说:可以。

因为我没发脾气,所以他有快乐的夜晚。

我其实对他挺不满意,他的写字,他的错别字,实在令人抓狂。

我就在昨天,抓着他的作业,书本,让他擦了,重做。

可是,你没法天天这样抓呀!

一个人,自己不努力,一次次被抓着重做,也不是个事啊!烂泥扶不上墙,这是我想到的。

也就是,想要让一个人改变,先要他自己想改变。

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那就是花十倍的功夫取得一倍,甚至更少的功效。

大人心中要有底才行。至于那付出,收获再少,也是必须的。

只记得不能着急。

耐心等待自我努力的那一天。

《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小时候,皮得不像话,长大,有能力,有担当。

李笑来,小时候,也不是那么优秀。

每个人的将来,都有无限的可能。

如果用长远的目光看,孩子现在的毛病,就不会被无限放大。

当然不是说,不管不教,而是说,心平气和看问题,想尽办法激发自主,改变行为。

我知道,我的观念还需继续打磨,我的做法还需再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