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思考1-3年产品经理社区互联网科技

产品经理之深度思考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122人  pm小蜗牛

新年新气象!今天想谈谈关于深度思考方面的事情。enjoy~

何为深度思考?

我个人理解是,在面对一个问题时,用自己独有的角度,认真分析问题的本质原因并拿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

简单说下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点。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可能最为常见的场景就是接不尽需求,需求池中堆满了需要紧急处理的需求或bug。每天整个人都处于精力高度集中状态,工作模式简单地转化为:接需求→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开发→跟进。

周而复始,产品经理的时间和精力被切割地很碎,几乎不再有单独的时间去思考产品。

这样真的是一种健康地工作模式吗?难道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就是接需求和做需求?

举个小例子。

产品经理A和B,其中A过去一年一共做了1000个需求,B做了100个。A和B谁更优秀?

从数据来看,无疑是A。但真的是这样吗?如何去评价A和B呢?

这里就牵涉出一个点:产品价值。

每一项需求只有产生的产品价值为正时,才是一个应该做的需求。换句话说,也许产品A的1000个需求,有大部分是当初做产品设计时没有规划考虑清楚,事后擦屁股导致的。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公司大量资源。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换言之即为: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最后,我想谈谈深度思考。

有句话说的很好,产品需求与产品落地之间隔着一道墙,就是深度思考。

当我接到一个需求,我认为正确且当前一直这样做是这样的:

1)6w2h法

这样你能够在第一时间条理清晰地掌握需求的来龙去脉、需求范围和工作方向。至于6w2h,建议手动百度。

2)分析需求

在我们了解清楚需求的来龙去脉之后,需要考虑几个问题:这个需求所带来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需求会对其他模块产生影响吗?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需求有没有什么风险呢?风险管理应该怎么做呢?一定要这个时间点做吗?

这一步会产生3个结果:不做,换个方案做和就这样做。

3)产品设计

到这一步,才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部分。而实际上我们应该将一半地精力投入到上一步当中。

关于深度思考,我个人浅显理解大概就是这样。

最后说一下,这个方法对我个人工作的影响。

在18年上半年,我每天的工作都排的很满,一度到了连续工作都做不完的地步。反而在工作成效上并不突出。

后来我就深刻反思了下,调整了工作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不论是我接收需求还是自身发起需求,我都会对这项需求做一个认真分析,这样就保证了从源头上把控需求质量,砍掉了很多无厘头式地需求。有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做产品规划,去思考商业转化。

今天谈到的是深度思考,是从源头把控需求质量。而接下来实施也是有技巧的,简单说是重要紧急四象限结合商业转化。时间关系,就到这里了,改天再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