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UE)

翻译 | 应用中的应用:从微信小程序中学到的用户体验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24人  天真啊

原文:Apps Within Apps: UX Lessons from WeChat Mini Programs
作者:Feifei Liu (刘菲菲) (2018-09-09)
阅读时间:12m28s

摘要:我们在中国的用户研究发现,嵌入式应用的设计者不得不考虑使用环境、父平台的核心功能以及该程序的使用方式。

截止 2018 年 3 月,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微信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已达 10 亿。微信的综合服务涵盖了中国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交、购物、账单支付、新闻以及预定服务。2017 年底的产品更新中新增了一个新的主要功能:微信小程序(包括小游戏)。小程序和应用相似,但它们是在微信中构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更大的应用中的应用。因此,一个中国公司可通过 4 个不同的渠道与移动设备上的用户进行交互:

  1. 移动网站
  2. 原生应用
  3. 该公司的微信官方账号
  4. 微信小程序(本研究的主要焦点)

我们想了解人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同渠道之间的差异,以及是否存在某些任务更适合其中某一个渠道而不是另一个。为了找出答案,我们在北京与 10 位微信用户进行了可用性测试研究。

即使你不打算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这类可扩展的用户界面的用户体验也是很有趣的。传统上,网站和软件应用是封闭的包,无法由用户或第三方提供者进行扩展。相比之下,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同体验架构,与以下产品相关:

微信小程序的介绍

对于那些不熟悉小程序的人来说,下面的这些例子将介绍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工作。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设计师在应用中,或者其他类似于微信的集成模型的有限平台场景中开发应用时可运用的见解。

从微信小程序中学到的关于用户体验的 5 个经验

1. 保持用户期望的核心功能和内容。

已经使用过你的公司的(完整的) app 的用户对你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有了心理模型和期望。如果一个应用的小程序版本让用户很难找到他们想要的核心内容,他们将会使用他们更熟悉的 app。

在我们的测试中,一位 36 岁的女性用户抱怨说,京东购物小程序的主页不如京东移动 app 中提供的信息丰富:“在移动 app 的主页上,我可以浏览打折信息(她在顶部的轮播图之间滑动)。它还显示了我浏览过和购买过的东西,并且推荐了更多相似的商品。所有这些信息都不会在小程序中显示。”她认为小程序中的内容更少,所以她不想在上面购物。 京东购物小程序(左边)和京东移动 app(右边)的对比表明了,移动 app 中可浏览的内容更多,包括轮播图、促销信息和更多模块。

另外一名用户,一位 24 岁的女性,在使用提供食物配送服务的美团小程序时也有类似的问题。“当我打开 app 时,我要做的的第一件事就是获得一些优惠券。这个应用会在你每次登录时自动显示一些优惠券,我不知道小程序是否也会这么做。”她打开小程序,然后非常失望,“没有,没有任何优惠券。这些都太贵了。而且,轮播图中展示的促销活动也不像公司 app 中那么多。”

如果一个小程序无法做到移动应用中能做到的一切,那么它应该支持切换──这是用户在小程序和移动 app 或网站之间移动以便查看完整内容的一个方便途径。

2. 始终考虑使用环境。在移动设备上,支持快速操作,并且为中断而设计。

在我们的研究中,很多人抱怨说,如果他们在使用小程序的过程中收到了微信消息,他们无法方便地查看信息,然后再回到小程序中继续他们的任务。相反地,他们不得不退出小程序以查看消息。

不幸的是,一些小程序未保存用户的进度,而是强制他们再次重新开始任务。因为,微信的核心是一个社交工具,小程序应当为了适应多任务处理而设计。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中断的可能性,流程应当高效、且交互成本最小。以下是实施这些原则的一些建议:

3. 利用平台的核心功能。

许多用户提到,他们对大部分小程序和小游戏的了解来自于群聊或者好友。一个好的小程序会利用微信的核心功能,即通信。例如,京东的小程序甚至比移动 app 更能促进主页上的团购。(如果有足够的人同意购买这件商品,团购将对这个产品提供折扣。如果一个商品没有得到足够的订单,就没有人可以获得这个产品。)在微信这个环境中强调团购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个平台使得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们的好友分享链接,然后邀请他们参与团购。
鼓励用户分享对你的业务是有好处的,但别过度。在我们的测试中,许多用户抱怨说,小程序,特别是小游戏,强迫他们向其他用户分享内容。参与者解释说,“如果我需要通过分享游戏来获得奖励,并继续玩下去,我甚至宁愿不要奖励,”并且“强制分享是最糟糕的。”一位 20 岁的男性用户说,“如果你的内容真的非常好,人们会主动分享的──不要像传销一样强迫我分享。”

4. 设计小程序需考虑不常使用的用户。

我们的许多研究参与者说,他们更喜欢那些提供他们仅偶尔使用的服务的小程序,以节省手机空间。例如,一个用户解释说:“如果我一个月只需要使用一次这个功能,我会使用小程序。例如,干洗。我不需要下载一个用于干洗的应用。我只需要使用小程序就好了。”设计师应当了解偶尔使用的用户的需求,并在小程序中直接解决它们。

用于邮政运输的顺丰快递小程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更全面的移动 app 相比,这个小程序通过围绕最常用的用户任务(安排收件时间)进行设计,解决了用户偶尔使用的需求。


顺丰快递的小程序(左边)的主要功能是收件时间安排,这是偶尔使用该服务的用户的主要需求;相比之下,相应的移动 app 则具有更多的功能。

不常用用户需要极高的可用性,并强调快速学习,因为您不能设想用户将通过长期使用来积累关于设计的知识。传统可用性准则也适用于小程序,以下是我们研究中的一个例子:

5. 支持无缝的跨渠道转换。

客户可通过不同的渠道与组织进行交流:移动应用,移动网站,桌面网站,微信小程序,微信官方账号,等等。设计师应该考虑客户的整个使用流程,提供一个跨渠道的无缝用户体验

结语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新的互动渠道;像这样的新渠道可能随时随地出现。设计师必须保持敏锐,并调整他们的产品以适应这种新的互动方式。
为了利用这些新机会,了解它们的优势和局限非常重要。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应用程序中设计应用程序,或为功能有限的渠道(例如,智能手表语音助手)进行设计,请记住以下几点:


以上翻译包含个人理解,仅作为个人学习笔记使用。如有错误,求指正呀,非常感谢 ^^
感谢原文作者及所有分享想法与经验的人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