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美丽的白云村
大像山脚下的白云村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深深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爱上一座城,是因为那里有牵挂的人,爱上一个小村庄,是因为那里有我爱的亲人,我外婆就住在白云村。
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婆家玩,去了就住下,一住就十天半月,以致离开的时候往往依依不舍,常常哭鼻子。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外婆家,原因可多了,请让我一一道来。
白云村过年很有气氛。
外婆家的年饭非常好吃。特别是柳芽烩菜,让我常吃不厌。每年的正月初五午饭前,在妈妈的率领下我们兄妹四人会准点出现在大沙沟的小路上,外婆特派的小舅会准时站在路边接我们,而外婆给我们准备的接待餐,便是香气四溢的柳芽烩菜。
经过四五十里路的长途巅波,我们早已手脚冻麻、饥肠辘辘,还没进大门,老狗大黄便摇着尾巴来迎接我们,紧接着外婆、外公、同院的堂大舅闻风而动,将我们簇拥着进上房,案上的香炉里燃着香烛,供桌上的白碗里盛着高高的献饭,白色、酱色的肥肉切成片被整齐地铺呈在最上面,然后又洒上红红的辣椒丝和绿绿的蒜苗丝,好看又有喜色。我们跪下,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母亲插好三支香,我们就跟着母亲磕头,仪式结束,外婆、小姨把我们让到炕上,炕烧得很热,外婆用小碎布拼起来的褥子很有看头,我瞧着一个个小三角形被外婆细密的针脚串起来,很吃惊,这得费外婆多少心血啊,冻僵的脚丫子不一会儿就热火起来,这时小舅用方木盘端来了四五碗烩菜,我们咬一口白白宣宣的大蒸馍片,又塞进一片大肥肉,越嚼越香,紧接着肉丸子、夹板肉相拥着塞进嘴,看着我们鼓鼓囊囊滚动的腮帮子,外婆心疼地劝我们慢慢吃,别呛着,锅里还多呢。最后才细细品尝淡绿透亮的粉条和一根一根卷着的嫩柳芽,清香,世间还有如此的美味佳肴!
晚饭臊子面,虽然是胡萝卜丁、土豆丁、豆腐丁、黄花做的汤,但外婆却做得很有味!外婆做的饭食很香,这个香气经年累月地渗进了厨房的墙缝里,房顶的椽檩里,外婆的厨房香气飘飘,是各种调料的香,又像煮肉的香。
初六的早上,我们穿着新衣服,小舅领我们去看高球,这是一种与打秋干相似的娱乐工具,不同的是打高球要狂野得多,狂野的游戏就要狂野的人来玩,一般是小伙子和成年男子,可以单人玩,也可以两个人一起玩。高球架子大约在3.5米左右,荡绳有小孩的胳膊粗,下面一块供站人的踏板。随着少年高高抛起,一阵欢呼和尖叫,玩的就是心跳。
晚饭的时候,外婆说庄里有唱小曲子的,大像山下有唱戏的,妈妈说她不去,让小姨小舅领我们去玩,原来一年不见,妈妈就想陪外婆唠唠嗑。小曲子,是一种很好听很古老充满诡魅的音乐,一般是清唱加二葫,很好听。现在,老艺人去逝,该乐种面临失传。那时我小,又听不懂,一会儿就打盹了。
外婆家和堂大舅共住一院。大舅的孩子年龄小的和我差不多,我们能玩到一起。翠莲、小平我们玩得很好,踢键子,踢沙包是常规项目,当然也玩过家家。
大舅家的儿子多,大哥哥经常学我们的方言,逗我们玩,我们的方言接近武山,有的一个字要拐几个弯,在他们听来又怪又土,大家亲切地称我们“山老猫”。
白云村的狗很多,个头很大,土名叫“大孟狗”,对小孩的我来说,它们像一头狮子,远远地看见就躲开了。后来关于狗的恶梦,十有八九“大孟狗”是原型。
爱上白云村,总是离不开吃,离不开勤劳的家庭主妇外婆。外婆她秉持着女主内的妇责,她一直呆在家,出出进进干活,偶尔坐在炕上捻线、纳鞋底、拧麻绳、纺线……,她是家的灵魂。鸡一打鸣,她就从炕上爬起来,拖着长年咳咳咔咔的病体扫院、扫地、抹桌椅、做早饭、做晚饭、蒸馍馍……,人吃的、狗吃的泾渭分明,不急不躁,井井有条。
如今,我常想起白云村,想起白云村,就想起外婆、外公、黄狗、小舅、小姨、唱小曲的大舅、复员的大哥……,还有那满口生香的柳芽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