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向我们走来的无人化战争
当我在键盘敲下最后一个句号,意味着这篇接近四万字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从三月份拟定题目,到六月份提交成稿,无人化战争成了这段时间我思索最多的词。
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作战的方式。当自动化技术的浪潮席卷人类社会,当移动互联网将全球紧密相联,当我们身边充斥着智能手机、家电与机器人,最敏锐的战士应该意识到,下一场战争不再是钢铁与火药的厮杀,武器变成了电子芯片。
没错,就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最高形态必然归宿与网络化与无人化。因为在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方面,计算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想像一下,遍布全球的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由无数台超级计算机组成的信息分析处理中心根据它们分析战场态势、计算兵力配置、自动决策指挥,其准确程度让人类历史上一切名将都黯然失色。它们甚至能像下围棋一样,把兵力投送到最恰当的点。
但战争终究不是围棋,它要复杂得多。每一个士兵的心理、每一块地形的起伏、每一条河流的流速、每一件武器的性能……都能影响最终的胜负。面对动辄几十万作战单位的计算量,再强大的计算机也力不从心。
所以,最先的智能化战争一定是发生在空战。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空战是高度抽象化的陆战,空域辽阔、没有障碍物、作战单位多则几十个少则几个、武器性能固定、可以忽略心理这样的复杂参数、飞行器无论多纷繁的轨迹可以化成简介的数学曲线以及需要在短短数秒中做出反应的高速节奏,这一切都像是为计算机量身定制的。
事实也证明,智能化战争的种子最先在空军的土壤中萌发。2013年7月,X-47B战机在美军“乔治·布什”号航母自主起降成功。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是人类战争史上几千年未有得大变局。我们第一次发现身边伫立的战友和迎面而来的敌人都是没有生命,但有思想的机器。
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没有流血牺牲的战争,只有燃烧的电路板和满地机油。
战争更加倾向于一个经济问题,血淋淋的伤亡数字成了产品的受损率。交战双方比拼的是彼此的工业水平与科研实力。我们惊讶地发现,小国与军事强国的差距并未因此缩小,战争的门槛反而因此更高。科研水平的优势让强国的单兵战斗力拥有不对称的优势,雄厚的工业水平更是让强国只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充足的兵力。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人类究竟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与人工智能相比,我们具有先天劣势,无法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我们脆弱的躯体也无法承受高温、高湿、高压、寒冷、辐射、缺氧的恶劣环境,甚至战机加速的过载都能致我们于死地。我们无助地发现:作战发展越成熟,人在其中显得越无足轻重。一开始,我们发明人工智能,只是为了负责装备操纵、然后它们开始负责战术行动、接下来是战役指挥,再然后呢?
没人知道。
甚至美国防部长承诺的“人应永在回路”,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假如有一天,战争算法真的接手了人类仅剩的战略规划权,我们是否只能沦为战争中的看客?
仔细思索,这场未来的战争留给我们的疑问还有很多。当战争上的人工智能出现误伤,谁该为此担责?当敌方人类与我方机器人冲突时,是该在站在战争立场还是种族立场?当战争不用再考虑伤亡数字,会催生哪些新的战法形式?当战争演变为电子游戏,人们还会对这潘多拉魔盒中的妖怪保持敬畏吗?
这些原本都是我打算在论文中解答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找到答案,有些许遗憾。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场战争的竞速里,我们不能因此停下。面对英军的排枪阵,满清铁骑的悲鸣和美洲大陆印第安长矛上的血迹,都宣告了这样一个冰冷残酷的现实:战争不考虑伦理,只在乎输赢。强大的力量,你不掌握,敌人就会掌握。
所以,当武器性能的突飞猛进开始打破作战区域的疆界,让全时空作战与全域作战成为现实;当未来战争趋向于网络协同化、通用集成化、自主智能化、作战集群化、打击精确化、尺寸两极化……无论未来是什么,我们只能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