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三国】袁绍:我是富二代,我也很无奈!
袁绍很可爱。
他的可爱之举让人愤恨,却也让人无奈。
他是如何崛起进而称雄北方的?
他手握重兵名震天下,因何败给了弱小的曹操?
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而我这个人与众不同,偏偏喜欢关注失败者~~
因为只有搞明白失败者为何失败,才有机会让自己不失败!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失败者,被实力小自己好几倍的敌人吊打,袁绍的失败注定被后人拿来当做反面教材。
然而,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失败者,但失败本身也许是注定的!
那么袁绍为何注定失败呢?
我们先由袁绍的家世说起。
提到袁绍,就必须好好介绍他显赫的家族背景。
很多人都知道袁绍家是“四世三公”,却不知道四世三公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袁家四世同堂,有三位老公公吗?
四世三公,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
“三公”的概念古来有之,指朝廷中最位高权重的三个官职。历朝历代,这三个官职一直在变化。到了东汉,三公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他们分别掌管整个国家的军事、民政以及工程。三公因此又称“三司”。后来,汉光武帝舍弃大司马而设立“太尉”。所以一直到东汉末年,三公实际上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个国家权利最高的官职。
袁家自袁绍起家谱往上翻四辈,代代都有人在朝中担任三公的要职!这就是所谓的“四世三公”。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袁家的显赫程度,我制作了一张“袁家六代家谱”。其中每一项,上面为人名,下面为其担任的官职。因为袁家家族过于庞大,我能找到的史料中关于袁家成员的记载有所出入,所以这里以《后汉书》为主,综合《三国志》的记载整理如下图:
(需要说明的是:裴嵩之引用的华峤版《汉书》中,原汤还有一个叫原平的儿子,而《后汉书》中说袁成是长子,并没有原平这个人。图中以《后汉书》为准。)
袁家的显赫一目了然!
作为长子长孙,袁绍理所应当的继承了整个家族全部的荣耀和名誉。
然而袁绍的身世或许有一些小小的尴尬。
在《三国志》中,陈寿介绍完袁绍四世三公的背景之后,紧接着夸赞袁绍长得特别帅,很机智的略过了袁绍的爸爸是谁。
而裴嵩之替《三国志》做注解时,却狠狠的揭了袁绍的老底。
袁绍疑似是袁逢的小老婆所生。因为当时袁家的长子袁成死的早,袁家不想让长子无后,所以将袁绍过继给袁成当儿子,袁成也就成为袁绍名义上的爸爸。但是要注意袁绍是“小老婆”所生,这一点很重要!古代注重长幼尊卑,这一点或许正是袁绍和袁术兄弟间不和的主要原因之一。
裴嵩之竭力想要证明袁绍的身世,所以他引用了魏晋时期大量的相关史料,却得到了不同的版本。结果终究没搞清谁才是袁绍的亲爸爸,最后干脆来了句:去他的“爸”!爱谁谁!(原话是:二书未详孰是。)
然而肥水不流外人田,至少袁绍的血统是绝对纯正的,谁是自己的亲爸爸并不影响袁绍名门之后的身份。
正如国民老公王思聪所言:“我交朋友不管他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我有钱!”
作为当世第一的富二代,袁绍身边从不缺少朋友。众多公子少爷,以及无数年轻渴望有所作为的有识之士,都千里迢迢的赶来抱袁绍的大腿。
当时同为富二代的曹操正是袁绍的好基友。关于两人之间众多的趣闻轶事都被记载在《世说新语》等文献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
既然提到了曹操,我们就不得不将袁绍和曹操进行一番对比。
曹操仿佛就是袁绍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同为富二代,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把皇帝抢到手了呢?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又把谁谁谁给揍了,再瞧瞧你!怎么连你自己都让别人家的孩子给揍了呢?!
那么袁绍和曹操各自都经历了什么,才造成这种差异呢?让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
成年以后,袁绍理所应当的进入朝廷,跟着大将军何进混,由此平步青云,官至御史、司隶校尉。当时袁绍的地位已经不在三公之下了,而这一切仅仅因为他的背景。
可以说袁绍就像是一个氪金的钻石VIP,而且黄钻贵族等级已满!
袁绍就像无良网页广告里宣传的那样:出门只带一把刀,一刀就满级!
而曹操却选择做一名普通玩家。
曹操先是在洛阳北面的新手村当了一个小片警,之后他又通过刷黄巾小怪来练级。
级别虽然升的很慢,但经验和声望却都是实实在在的。
不久,乱世之幕即将拉开!
当时旧帝驾崩,少帝登基,太后干政,宦官猖獗。
作为朝中重臣,袁绍直接参与了大将军何进企图拨乱反正的一系列行动。
可惜何进的智商一直不在线,为了杀掉几个手无寸铁的宦官,何进竟然兴师动众召手握重兵的董卓入京!宦官们终于急眼了,先下手为强把何进杀掉。袁绍开始屠戮宦官为何进报仇,于是宫中大乱。董卓在这个时候入京,想要拉拢袁绍。当时袁绍的立场还是很坚定的,他拒绝董卓,并找了个机会逃亡京城,跑到冀州。
朝中鸡飞狗跳的同时,曹操早已看透一切。
曹操预见到动乱将起,已经辞官归家赋闲多时。他养精蓄锐,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董卓当时也想拉拢曹操,曹操不干,并逃回老家。
不久后,袁绍在渤海起兵,并凭借名望成为讨董联军盟主。
曹操此时也率领自己在老家组织的义军加入到联军中。
在联盟初期,袁绍和曹操这对好基友又见面了,他们坐在一起探讨人生方向。
袁绍问曹操:“如果这次我们联军失败了,你认为哪里可以重新当做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呢?”曹操反问袁绍的想法。袁绍认为自己将占领黄河以北进而南下。曹操则认为自己将任用天下真正有能力的人,并用道义来驾驭人才,这样不管走到哪都是自己的根据地!
这一段看似寻常的对话,已经预示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事实证明,这个所谓的讨董联军,不过是各大势力相互攻伐的开始罢了。联军之中,实际上只有曹操和孙坚与董卓的军队展开了实质性的战斗。
这个时候,由于董卓怨恨袁绍同自己为敌,便下令诛杀朝中的袁氏族人,袁家包括袁绍叔叔袁隗在内的二十余人都被杀害,袁家几乎惨遭灭族,势力大减。此时的袁绍其实已经丧失了黄钻贵族的资格,因为叔叔死了,没人再帮他氪金了,袁绍已经和普通玩家无异。
另一边,作为普通玩家,曹操等级太低根本打不过董卓这个强大的Boss。吃了一场败仗的曹操,只能呼吁联盟中的其他统帅们团结起来,共同发动对董卓的致命一击,但是没人搭理曹操。曹操便带领自己残余的部下离开了这个名存实亡的联盟。
至此,袁绍和曹操正式分道扬镳!
此后的五年时间,袁绍的势力逐渐稳固。
这期间,袁绍从胆小的韩馥手中吞并了冀州,势力逐渐向黄河以北发展。他正一步步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曹操的势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张。
这段时间内,普通玩家曹操终于通关了“青州黄巾之乱”这个副本,收降黄巾军三十万人,将这些人收编为一支新部队,命名为“青州军”。并且曹操开始刷等级更高一点的“黑山贼”练级。这段时间曹操还和吕布、袁术等势力多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而曹操最为后人诟病的一件事也发生在这段时间,就是他在徐州大开杀戒!
建安元年,袁绍没有采纳郭图迎奉天子的建议。
同年,曹操迎奉天子到许都。
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曹操彻底摆脱了自己普通玩家的身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以后,不管什么Boss曹操都不放在眼里,谁不服就揍谁!并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揍!
袁绍知道曹操迎奉天子之后得以屌丝逆袭,肠子都悔青了。
于是袁绍这个时候展示了自己可爱的一面,他“命令”曹操把天子接到离自己更近的鄄城,曹操根本没搭理他。
此后的四年时间里,袁绍和曹操各自扩大着自己的势力,彼此明争暗斗。一场决定天下形式的大战正在酝酿着!
在此期间,袁绍和曹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面试了同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后来协助曹操彻底击溃袁家势力的——郭嘉。
在接受完袁绍的面试后,郭嘉是这样评价袁绍的: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意思就是:袁绍只懂得效仿古时贤者周公礼贤下士的做法,但是他根本不懂得如何用人!想的很多,却抓不住重点;策略很多,却优柔寡断!
在接受完曹操的面试后,郭嘉只说了四个字:
真吾主也!
相信不用解释,大家也能明白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至此,袁绍和曹操间的对比已经结束。是时候来总结一下了。
我们不难看出,在每一个时间节点,袁绍的各种行为并没有很大的过错。
汉室将被颠覆,作为臣子,他也曾努力想要纠正这扭曲的一切。尽管方式不太对;
董卓入京,他没有同流合污而选择了舍身逃亡。尽管他的家族因他而惨遭灭门;
他挑起反抗董卓的大旗,号召天下群雄共讨奸贼。尽管他的联盟名存实亡;
他有自己清晰的人生规划,并一生都在为之努力。尽管最后南下失败了。
身处乱世,袁绍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他作出的每一个重大决定,几乎都跑偏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袁绍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他自身的局限,也是当时的时代带给他的局限!
袁绍的潜台词是:我是富二代,我也很无奈啊!
而袁绍的无奈,恰恰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袁绍引以为豪的显赫背景,正是东汉王朝病入膏肓时生长在身体里的一颗结石,而结石注定要被医生切除!
替大汉做结石切除手术的医生,正是未来的大汉丞相曹操。不过后来曹操的儿子认为这个病人早就没救了,所以就直接给他安乐死了。
为什么说袁绍的家族是“结石”呢?
试想一下,“三公”作为全天下最重要的官职,掌控着整个天下的格局,也掌控着全天下百姓的兴亡。如此重要的权利,却被一个家族整整垄断了四代!近百余年的时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如果袁家能够保证每一代人都能像先祖袁安一样,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据《后汉书》记载,袁绍的爷爷辈和祖爷爷辈尚且说得过去,至少他们能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但是到了袁绍父辈这一代,袁逢和袁隗则完全是因为家族原因被封为高官。
不可否认的是,东汉末年,三公之职实际上已经被大大削弱,官职的名誉远大于其享有的权利。但也不得不说,袁家的“四世三公”,实为当时社会病态的一个缩影!
袁绍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里,那个时代使他生下来就可以成为王侯将相。
袁绍根本没有机会看见外面的世界,他无法理解“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是怎样一种画面,更不会在意“人相食”是怎样一种情形!
而这些,曹操都亲身经历过。
所以,袁绍注定和曹操的眼界不同,也决定了他们自身的格局从来就不会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在谈到人生规划时,袁绍更偏向物质,而曹操更偏向内涵。
袁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生在一个物质的环境里,同时这又是一个家族名誉至上的环境。这导致袁绍在做出一切决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身乃至家族的名誉,其次考虑的是物质上的得失。这也导致了袁绍形成优柔寡断的性格。
试想,你每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名誉、考虑家族的名誉,还要顾虑物质上的得失......换谁都会优柔寡断的,袁绍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种狭隘的眼光注定是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袁绍因此而失败。
郭嘉早就看出了袁绍会失败,他和袁绍一面之缘,看出的是袁绍性格上的致命缺陷!
这些致命缺陷有哪些呢?
首先,优柔寡断,导致他错失了很多良机。
有这样一个例子:
官渡之战初期,为了彻底拍死刘备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曹操亲率大军前去征讨。这对于袁绍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田丰就去建议袁绍出兵袭击曹操后方,被袁绍推辞了。
理由是:“我儿子病了,我要去看我儿子!”
不得不说,袁绍虽然优柔寡断,可当他一旦做出决定的时候,重心往往都放在了很奇怪的地方。不过这也恰恰反应了袁绍可爱的一面。
可爱的袁绍很爱自己的儿子,不想有任何偏袒。那么干脆把自己的地盘你一块我一块全都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袁家最后的内乱!
鲁迅先生有一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用来形容这时候的袁绍最贴切不过了。
袁绍可爱到让人憎恨!田丰就被袁绍气的直跺脚,恨不得拿手杖打自己!
其次,刚愎自用,导致他错失了很多良言。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做出了一系列军事举动,田丰都曾力荐袁绍三思,并给袁绍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一来二去,袁绍心烦了,田丰也因情之所切,在一次进言中言辞有些激烈,对袁绍说:“你要不听我的话,你丫的后悔都来不及!”
袁绍因此被触怒,认为田丰口出狂言影响了士气,就把田丰下了大狱。
田丰是袁绍身边最重要且是最德高望重的谋士之一,袁绍脾气上来了连田丰的面子都不给。
所谓“良药苦口”,真正有用的建议说出来都不是很好听。而属下说了不好听的话,主公就要发脾气,以小见大,可见袁绍身边还有谁敢为他提出真正有用的建议呢?
最后,沽名钓誉,导致他错失了很多良友。
还是上面的例子,后续是这样的:
袁绍在官渡大败给曹操,十万大军被曹操两万余人打的灰飞烟灭。
这一切都验证了田丰之前所有的建议是正确的。于是几个老朋友去狱中给田丰道喜,说田丰谏言有功,袁绍回来就能放他出来了。
没想到田丰知道以后,说出了这样绝望的话:“如果这场仗胜利了,我兴许还能留住性命;现在失败了,我快要死了!”
果然没过多久,袁绍领着残兵返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田丰!
理由是:“这家伙嘴太贱!说我会失败,我现在失败了,他一定在偷着笑吧!”
袁绍对于名誉的维护达到了这种程度!还有谁敢好好的跟他做朋友呢?
有良言不敢上谏,有良才得不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试想一下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袁绍身边混得开呢?恐怕不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就是溜须拍马的庸才!
主观上,袁绍有着诸多致命的性格缺陷;客观上,身世和时代局限了袁绍的视野。袁绍的失败已经注定!
建安四年,在和曹操明争暗斗近十年之后,天下形式已定,对于袁绍来说,是时候做出一个了结了!
当时的天下是怎样的形式呢?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张官渡之战时的天下局势图,仅供参考。
可以看出来,以长江为界,整个汉末的天下版图被分为南北两块。在北方,以黄河为界,袁绍已经占据了整个河北,而曹操则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袁绍已经初步实现了自己占据河北的人生规划。
下一步,袁绍必将要南下!而曹操成了袁绍南下的唯一阻碍!曹袁之间必有一战,整个天下都在屏息以待。袁绍最终走向了那个注定会失败的战场!走向那个注定让自己身败名裂的坟墓!那里叫做官渡!
整个官渡之战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
袁绍的最终目标是曹操的根据地许昌,他在黄河北岸屯驻了十万大军,随时准备南下。面对大军压境,曹操军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迷,连曹操自己都害怕,但是也只能咬着牙硬干。因为曹操知道这一战要是战败了,自己就玩完了!于是曹操加紧对黄河沿岸各个战略要地的防护,把主力驻扎在官渡。此时,刘备开始在曹操大后方搞事情,为解除后顾之忧,曹操冒险亲征刘备。而袁绍就是这个时候不听田丰的建议,错失了战机。两军隔着黄河相持了一年之后,建安五年初,袁绍终于大举进军。他绕过重兵防守的官渡,派主力部队围攻白马,却遭到曹操大举反攻。在这场战斗中,袁绍失去了自己所仰仗的两员名将:颜良和文丑。袁绍虽然主力受损但人数上仍占有压倒性优势。于是在半年之后袁绍将几乎全部兵力都用来攻打官渡,双方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惨烈的拉锯战。当时曹军军心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曹操急需速战速决。根据投降者许攸提供的情报,曹操派兵不惜一切代价偷袭袁绍的屯粮重地,火烧乌巢。袁绍由此军心大乱。曹操趁势反攻,袁绍兵败如山倒,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真正让袁绍失败的,不是官渡的势利,而是他无法面对自己势利的事实。
官渡之战的惨败,是袁绍无法接受的。他维护了一生的名誉似乎都被那场大火烧毁了。袁绍受到了一万点伤害,因此生了重病。不久抑郁而终。
其实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元气大伤,但总不至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他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东山再起,可袁绍终究过不了心里的坎。
生命的最后,袁绍也许会诅咒自己的命运,也许会唾弃自己维护了一辈子的名誉。
但他终究对这一切都无可奈何!
他的无奈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作为东汉最后的贵族,袁绍的结局,宣示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下期预告】既然提到了郭嘉,就好好聊一聊郭嘉这个人吧!郭嘉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