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不断成长,珍惜当下!

2021-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倚窗听雨_1ac2

        “报告”于我来说,就是那冗长又无趣的长篇大论,所以当王素平主任提出让阅读《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时,我是不太情愿的,感觉这本书应该是非常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4月25日,我和学校的一部分老师在潘捧菊副校长的带领下,硬着头皮投入到共读中去,结果出人意料——朱永新老师十年的10篇主报告,让我们对新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方向更明确,让我们领悟到带领学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多么迫切的需要。

        新教育理想的提出到理论结合实践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新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文化为学校立魂”到“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新教育开拓者们的高瞻远瞩,也深刻感受到自身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曾几何时,我们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也说过“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拥有一桶水”。这些都是把老师看成静止不变的事物,多少老师一辈子默默的奉献着,自始至终都在用自己的一桶水,浇灌着这些幼苗,直到“蜡炬成灰”。但新教育理念却不同,他关注的是每一个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朱永新老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幸福的老师也培养不出幸福的学生。所以,

一、教师成长为起点。

        教师的工作繁琐、繁重,久而久之就引发了一部分老师的职业倦怠。而新教育非常注重老师的职业认同感,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信任自己和学生,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最美的绽放。老师应该把这一理念作为信念甚至是信仰,这是成为一名卓越教师的基石。那么老师如何夯实基石呢?——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三专模式”,可以让教师极快的成长起来。我是喜欢阅读的人,但接触新教育之前,我读的书比较单一。自从2019年3月王素平老师带领我们共读教育专业书籍,从此我像着了魔一样疯狂爱上了能提升自己又有助于自身教学的专业书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我已经阅读了数本专业书籍——《致教师》、《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做最好的班主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周国平论教育》等等。专业阅读促进了我自身的专业发展,周围的老师纷纷夸我,成长的速度堪称奇迹。在学校老师共读《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时,我连续几期担任主讲,受到老师们的好评。专业写作是专业阅读的延伸,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思考。教学随笔、师生共写的生命叙事都是专业写作,我们在归纳反思中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更快地成长。专业发展共同体那就更是智慧的碰撞,榜样的引领了。在群策群力下,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教师的自身成长就是一束光,照亮周围的人,尤其照亮了学生的内心。

二、幸福人生是目标

        无论教师成长,学生成长,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可是很多人只是一味地把幸福生活建立在对明天的希望之上,却牺牲了当下的生活和行动。

        新教育是关注当下的教育,朱永新老师在书中明确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褪去最初参加工作的激情后,我开始进入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甚至平庸的循环生活中。最初我也曾经想过,某一个捣乱的学生退学就好了,等这一届学生毕业就好了……可是我很快发现,我就像西西弗在推着石头上山,每次推到山顶,石头就会重新滑下来,我又要从头再来。我恐惧、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跟方向。虽然我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兢兢业业地不敢懈怠,可是我的心却再也燃不起一点激情。新教育就像一颗启明星,让我看到光明——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过程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当我带着学生,每天用诗歌开启黎明时,那种意境是幸福的;当我跟学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时,那种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共同的价值追求时,我们是幸福的;当我努力去上好一节课,引发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命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在自己的一方小小的天地中,缔造出日臻完美的教室时,我们是幸福的。作为老师,在自己和学生心里燃起希望之火是幸福;作为老师,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是幸福。幸福是带着学生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幸福是把繁琐的工作转化为自己的意愿,带着一腔热情自由地生活。此时,你会感觉到你的命运是由你把握的,你的幸福会传递给更多人,尤其是你们班的学生。

        我的成长之旅刚刚起步,认识还很浅薄,但是我在不断地阅读着、经历着、感悟着,我期待日后与更好的自己相见,我期待着我的生命在大师们的引领下发光发热,以幸福姿态感染更多的人立足当下、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