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苗的
机动三轮车兜子里装着一个巨大的水箱,水箱被固定在车兜子里面,里面的水和小鱼苗跟着车身晃动,晃动着人养鱼的梦想。如果村庄的道路上行走着这样一辆车,人便都知道这是卖鱼苗的了。
卖鱼苗的开着一个无厢小货车。货车的前部分是封闭的座位,车厢兜子是一个敞开的空间。车兜里放着一个一米多的正方体塑料鱼箱,遥遥望着,能看到阳光照射下箱子里的水量。巨大的水箱,足足将后面的兜子变成了货车车厢。
卖鱼苗的开着车驰骋在田间的路上,这是准备去送货了。车上的鱼箱里拉着的鱼苗,是有人订货之后才配送的的。那时候,村庄如果要养鱼,要提前预定好鱼苗的数量,才会有人送来。
对于养鱼,村庄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鱼苗要在养一个特定的池塘里,如果水域不封闭,还要专门拉上渔网,固定水域,防止鱼能游到外面。如果一家子养鱼,鱼塘又会因为被一家人占用,使村庄里大多数不满,因此,需要很多家一起养鱼,才不辜负了一个池塘。
后来,村庄准备养鱼时,还是在老队长开会之后,不断串门联系、统计了庄里的一些人。几经波折之后,庄里开始筹钱买鱼苗。有的兑了十块钱的,有兑二十块钱的,有兑能多拿一些,就五十块钱,村庄里几十家子就是几百上千块钱的鱼苗。
卖鱼苗的按期拉来鱼苗,庄里那些经常帮着干活的人就帮着把育苗从车上放进水里。卖鱼苗的水箱端坐在车上,鱼苗就被一盆一盆、一桶一桶的舀出来,再倒进沟里。最后省的不少了,几个劳力一起抬起水箱,直接将水箱倾斜在村头的桥边,一并倒进了池塘里。拉鱼苗的人看着,也出手帮忙,才算得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村西头南边的池塘,开始时有三个出口,东边、西边和北边都有流通,养鱼之前,出口就暂时被装了泥土的尼龙袋子垄起的坝子围了起来,一直到秋季鱼的丰收。
村子里的“捕鱼期”到了,这是在村里人已经发现池塘大鱼拥挤之后的决定。全庄的成年人和青年,都在池塘里用尽方法捉鱼,有的用撒网,有的用捅网,有的干脆双手去抓,直到把所有成长了的鱼全部捞上了岸,一个不留。小孩子高兴地只穿了一个短裤就跳进了水里,见到了大鱼,双腿骑上,两手擒住,压在身下,等着伙伴帮忙捉拿,才缓了一口气。最后,所有的收获都放在一起,由村里统一合计,按照之前卖鱼苗对兑钱的比例进行分配。我家当时兑了十块钱,虽然不多,但分得的那一块黄色的鱼籽饼,至今还是令我想起来就垂涎的美食。
卖鱼苗的给平静的村庄带来了一阶段的期盼,也带来了一阶段的平和。那时候村子里有浅水域,村子里人也很多,养鱼自然可行,后来人变少了,水也干了,就很少有这样一段难忘的故事了。村子里是否还能有来售卖者,让村子里重温以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