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9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103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生姜 五两(切) 枳实 四枚(炙) 大枣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注解:
用了下药造成误治,柴胡证仍在的话,先给小柴胡汤。服了小柴胡汤后发生了“呕不止”的情况。呕不止是剧烈的呕吐反应,区别于小柴胡汤的“喜呕”。且有“心下急”,心下是胃的区域,感觉急结,里面有食物堵住了。这都是因为病人有柴胡证,本来就上下不能交通,同时又有宿食积滞,堵在了胃肠里,于是形成了少阳和阳明的合病,此为大柴胡汤的方义。
既然是少阳阳明的合病,阳明如何治呢?在方后的加减法里有提到,大柴胡汤是要加大黄二两,没有大黄不能称其为大柴胡汤。枳实加大黄,已经略具承气汤之意了,只是没有厚朴,芒硝,用药的量也轻些。
大柴胡汤的热是在中下焦,主要表现为便秘或腹泻,所以只是“郁郁微烦”,区别于小柴胡证的上热心烦。
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了党参,炙甘草,加了芍药,枳实和大黄组成的。
加芍药是引津血下行,且去腹痛;加枳实,大黄是泻肠胃之实。
去了党参,炙甘草是因为肠胃有积滞有热,所以不用这种滋补的东西,只保留大枣和生姜建中。用生姜是因为有呕,当然也是因为胃虚。大柴胡汤的积滞不同于承气汤证,大柴胡汤有胃虚,是胃虚不能运化的瘀而生热,或寒积化火的积滞;承气汤是真正的实热证的积滞,所以大柴胡汤里可以有生姜。
在临证上,如果热象明显,生姜可以去掉,甚至可再加生石膏,只留大枣建中即可;如果水饮明显,则可以将生姜换成白术;如果肠胃有腐浊,可以将生姜换成藿香,佩兰。如果有大柴胡证且寒象明显,是寒积化火的肠胃积滞,则可将生姜换成干姜。经方要如此灵活加减才更能效如桴鼓。
大柴胡之所以能如此广泛地运用,是因为有半表半里证,同时有下焦瘀滞的局面非常多见。这种下焦瘀滞不仅限于肠胃积滞,也包括淤血。经方大家胡希恕很擅长用大柴胡治疗各种疾病,胡老常用大柴胡治疗哮喘,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的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往往伴有淤血证,大柴胡里的芍药和大黄能下淤血。当然,可以再加当归,川芎,牡丹皮,桃仁类去淤血的药,显效更快。
枳实这味药是橘类的幼果,其味香烈而苦辛,是破气药,上能破胸之气满;中能消痞导滞;下能破大肠之气闭气结。和厚朴作用相近似,只不过厚朴温厚,枳实峻烈。厚朴味苦走下,气厚也走下,在经方中主要用于除腹满;枳实主要用于去胸满。两药常同用。
原文:
104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 二两十六铢 黄芩 一两 人参 一两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一两(切) 半夏 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 四枚(擘) 芒硝 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没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注解:
感冒十三日不好,已经到了血弱气耗的时候了。“胸胁满而呕”,呈现出来的是柴胡证。“日晡所发潮热”潮热者,实也,这是说有潮热的人是里面有实,有积滞。有积滞的人到了日晡,也就是黄昏的时候,阴气重了,气血运行能力弱了,瘀滞得会更严重,于是发生这种潮热,像潮水一样定时发作。有淤血证的人会睡前烦躁发热,甚至越睡越兴奋也是这个道理,睡前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内有淤血此时也会瘀滞得更严重,于是於而生热。
“已而微利”,潮热事实上也是人体在亢盛起来调集能量排瘀,所以潮热之后会有微微的腹泻。
“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古人行文太简,联系前后文来看,应该这样解释:如果是柴胡证的潮热,用大柴胡下之,应该就不腹泻了。
为什么本来有腹泻,用了大黄这样的下药泻药反而不腹泻了呢?这是一个临证上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肠胃的积滞造成的偏实热的腹泻,用了大黄反而会止泻;如果是偏实热的便秘,用了大黄就会大便畅通。所以,说一样药物止泻或者通便是容易误导人的,用这种理解去治病,时效时不效当是常事。药物只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只是让人体回到正常秩序和状态,至于腹泻也好,止泻也好,那是人体自己去协调的事。并不是所有的便秘都能用大黄。后世的医家总喜欢用药物直接去通便去清热去消炎,结果病没治好,病人元气大伤,陷入阴证,越发缠绵不愈的比比皆是。
在这种中医理念被歪曲的时代,做真正的中医很难,现在的人以为便秘就是上火,上火就要泻火,你给他开大柴胡,他一见到生姜,大枣立刻就认定你是个庸医了,有一个痔疮疼痛大出血的病人,诊脉证偏阴寒,用干姜,桂枝,合了一点点大黄,很快血就止住了。病人之前吃过很多泻火药,不但没好,反而越吃越严重。所以辩证辨的是证,不能跟病症扯到一起,不能说出血就要禁桂枝,干姜,就得用止血泻火药,有时候你越用止血泻火药越止不住。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接着前面的条文说,该吃下药的吃了下药会止泻,如果吃了下药反而腹泻加重了,那就是医生用丸药下了。何为丸药呢?在古代指类似于巴豆这样的温性烈性的泻下剂。大柴胡汤是建中疏通为主,泻下为辅的,用了巴豆峻下当然是误治,腹泻当然会严重。
下面说解决方法,要先以小柴胡汤解外,再用小柴胡加芒硝汤下之。
为什么要分两步治疗呢?因为泻下之后津液脾胃皆虚,此时如果又解表又治里,津液如何能兼顾表又兼顾里呢?所以只能治从少阳。少阳的治法是以建中救津液为主,然后就是疏通半表半里,津液恢复了,枢机通了,人体自己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三阳并病治从少阳的原理。在这种津液伤了情况下,哪怕里有瘀滞,也只能先治少阳。小柴胡汤让津液复枢机通,人体自己将外证解了,如果里证还有,这个时候就可以兼顾攻下了。于是要用到小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胡加芒硝汤是用约三分之一剂量的柴胡汤,加上芒硝组成的。这个组方也很严谨;之前已经用过柴胡汤,津液已复,外证大致已经解了,所以柴胡汤可以减量。为什么用芒硝而不用大黄呢?因为芒硝虽然也是攻下药,攻下之力却不如大黄,其性寒咸微酸,更偏向于去潮热散坚结。这里主要是潮热,用芒硝更合适。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