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效能®️时间管理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训练“元认知”方法之——全神贯注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8人  雪在烧ing

上一篇我们分享了训练元认知的“冥想”,今天介绍另外一种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全神贯注,即通过把思维聚焦于一点,训练大脑的主动控制能力。

一、全神贯注分为主动与被动

全神贯注其实分为两种:主动的与被动的。被动的全神贯注大多数人经常体验,比如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等等。这种全神贯注其实来自于外部的控制。比如看恐怖电影、电视时,吓得心都提起来了。当年我看《越狱》时,情节紧凑,简直紧张到不行,非常的专注,但这并不是我们要的“全神贯注”,小说、电影、游戏就是被设计来占领我们的注意力的。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游戏,从设计到运营,无一不在通过满足我们的即时获得感,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进而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而训练元认知所要的,是“主动的全神贯注”。主动的全神贯注,相对于被动的,多出了至少一个维度: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获得某些知识。

二、兴趣爱好就能训练元认知?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说的全神贯注的方法,是培养兴趣。在兴趣的培养中,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有进展,这样的训练元认知方法才是有效的。因此,是否顺利,是衡量是否在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标准,即便是有兴趣支撑的全神贯注,也需要你主动克服一些困难才能继续下去。

每个人的兴趣因人而异,养花种草,弹琴,唱歌,跑步……在任何一项兴趣中,都有“必须刻意练习才能获得进步的技能”,但个人觉得并不是每项都需要全神贯注,比如近些年我的爱好,古筝、书法这类偏“静”的,比较容易“主动的全神贯注”,而做皂、酿酒、跑步这类偏“动”的,不容易“主动的全神贯注”。学习了“心流”理论,才明白,心流需要的是“高挑战+高技能”,做皂、酿酒需要高技能的时间比较短(比如做皂配方、酿酒方案设计等),而大部分搅皂、破碎葡萄、倒罐等工作,挑战和技能要求都不高,是体力活,不需要全神贯注,也就训练不到元认知。因此,训练元认知需要培养的是“高挑战+高技能”的兴趣爱好。

当然,兴趣是主动锻炼元认知的好方法,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事,更容易让人“全神贯注”。其过程是:

有兴趣——刻意练习——做的更好——更有兴趣——继续刻意练习。

“兴趣”和“练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兴趣,你可能不会坚持去做枯燥的练习;没有练习,原本的兴趣也会很快枯竭。


三、工作中如何训练元认知?

除了兴趣外,还有让人主动“全神贯注”的方法吗?

其实是有的。比如,对我来说(可能也是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最多的“主动的全神贯注”,应该是来自于备考,准备考试,特别是重要的考试前,复习是很专注的,最明显的是,如果有人来叫你,或者周围出现异常响动,自己会被吓一跳,那种感觉,有点象梦中被惊醒,这可能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主动的全神贯注”,现在想来,这也就是流行的“心流状态(flow)”。

如此说来,高考应该对训练元认知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在那种情况下都不能全神贯注,那多半考不上好大学,因此,考上好大学的同学们,应该都有比较好的自控力,能够全神贯注于学习。但为何进入大学、社会后,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反而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呢?个人觉得,一方面是没有了高考压力,人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干扰太多,包括恋爱、待遇、房子等等问题,手机、电视等各种媒体也在努力争夺你的注意力,就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人都有手机综合症,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不踏实,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没有安全感,一分钟刷手机的时间,却可能导致你半小时无法专注于工作。在训练元认知时,最好能把手机放到另外的地方,减少干扰,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就把手机放到了1米远的视线之外)。

如果我们能在工作、学习中训练自己“全神贯注”的能力,也同样是对元认知的训练。著名的“番茄工作法”,就是通过25分钟专注工作/学习+5分钟休息,来提高效率(具体可参见时间管理利器之—番茄工作法 - 简书)。这25分钟的专注时间,其实也是训练元认知的时候。如果每天都能”全神贯注“的做完5个番茄钟,你的元认知能力会很快提升的。

好了,今天我们分析了训练元认知的方法——“全神贯注”,介绍了通过兴趣培养,主动的全神贯注,是训练元认知的好方法,以兴趣为导向,能减少全神贯注时的阻力。如果没有培养兴趣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全神贯注”的完成工作、学习,以“番茄工作法”来训练元认知,也是不错的选择哦!如此省时省力,又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你要不要试试呢?

参考文献:李笑来《通住财富自由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