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正能量想法每天写1000字

一个家庭最应该被富养的,是父母。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538人  盛慧

之前知乎上有个帖子很火,题目是《为什么会存在一些那么在乎几块钱的人》。

发帖的女孩儿说,父母送她去大城市上大学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她建议一起打车去订的那家旅馆,但是父母却责怪她不懂事不节约,坚持不打车。女孩只能陪着父母走了很长时间,一家人闹的十分不愉快。

女孩觉得委屈,她不明白,明明几块钱的事情,为什么非要大动干戈?

其实,在乎几块钱的,除了女孩的父母,很多老一辈做父母的都是如此。

每一位老人都曾经是父母眼里的孩子。

在他们成长成熟的阶段,整个社会文化都是在提倡“勤劳致富、勤俭节约”,并且他们的切身经历也着实印证了这八个字的重要性。

确实,我们父母辈里有很多人就是靠着一步一步的打拼,像喜鹊筑巢一般,从无到有地给我们搭起了一个家;并且勒紧裤腰带,宁可亏了自己,也绝不亏了孩子。

贫穷了大半生,那些辛苦打拼的经历已经刻在了他们的脑子里,所以老一辈父母对于金钱都不敢有一丝怠慢,那才是他们的安全感。

这两年,谈“富养”成为一种流行。

许多人都在强调,一个家庭要富养妻子,或者是要富养孩子。不可否认,妻子和孩子当然需要富养,但是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人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的父母。

父母才是最应该被我们富养的人。

畅销书《父母离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中,提到一组数据,如果你的父母现在60岁,父母余下的寿命是20年,并且你没有跟父母同住,那么,你每年见到父母的天数,大概是6天。

特别短对不对?但是如果不去量化,我们就不会意识到我们可以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竟是如此之少,并且会越来越少。我们只知道我们父母健在,我们尚有来处,也尚有归途。

我们安心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安心的追寻自己的世界。但是,这少之又少的时间终会用光,父母只会越来越老,如果不抓紧时间富养,以后可能连孝敬的机会都没有。

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世间最大的痛,既然相聚时间已经这么少,为什么不把最好的东西给父母?

如何看待一个年轻人是否成功?我觉得应该看他父母的生活状态。

之前圈子里有一个开商贸公司的男人叫老杨,老杨其实并不老,30岁,黄金年龄,找的个老婆也是肤白貌美,衣服包包都是时尚杂志的推荐款。

老杨人缘特别好,阔气,去外地或是出国,回来都会给大家带不少礼物,聚会也都是抢着买单,隔三差五的还组织大家一起搞搞户外活动。总之,老杨一度是大家眼中成功男人,也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我之前也觉得老杨挺完美的,直到有一次我见到他的父母,便再也对老杨欣赏不起来。

老两口特意从乡下过来看望媳妇,但老杨和他老婆都有事没空去接,便拜托我去。从火车站出来,老两口提着大包小包,老太太穿着一件花棉袄,衣领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那至少是几年前的衣服了,上车后两个人坐在后排显得特别局促,开到一半我从后视镜看到老太太好像在摸索着什么,我问怎么了。老太太怯生生的说,能不能帮忙开点窗户,有点儿晕。

老杨和他老婆都有车,老太太竟然不会开车窗。后来从聊天中得知,老两口已经两年多没见着老杨了,自从老杨在外面买了房便极少回老家,平时电话也通的少。

期间老爷子总是咳嗽,说是老病根儿了,他自己准备了一个塑料袋儿,咳了就吐塑料袋儿里。想必是怕我嫌弃,不时的跟我抱歉,说人老了,也不卫生,姑娘你见谅啊。

其实我一点也不嫌弃,我只是特别心疼他们,有一个如此“成功”的儿子,却依旧过着这样无奈的生活。

我有个闺蜜,她的奋斗格言就是:努力赚钱!让爸妈给自己买东西的时候也能像给我买东西时一样大方!

闺蜜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是她爸妈从来没让她感受过个“穷”字,她爸总说的一句话就是“闺女需要的,咱都买”!所以她爸妈总是省吃俭用,自己能不花的就不花,就是为了不委屈她分毫。

闺蜜当然都知道,她爸那时候当搬运工,别人一次扛两袋,他爸就抗三袋,多赚几块钱开心得不得了。她妈没工作,就在家里做手工,从早做到晚,手上全是伤。他爸舍不得买鞋,别人家不要的鞋子就收回来做事穿,她妈妈的内衣都是菜市场外的摊子上买的,几块钱,晾在外面钢丝圈儿都跑出来了。

但就是这样的父母,让闺蜜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一样,骄傲的成长。

闺蜜也争气,毕业后工作一年比一年做得好,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各种衣服包包护肤品往家里寄,一有空就回家陪她爸妈,每年国庆都带她爸妈出去旅游,别人朋友圈里都是秀自拍、秀恩爱,唯独她,秀父母。

闺蜜自己没买房,但给她爸妈在省城买了一套,亲戚们都羡慕她爸妈。在人群里她爸妈总是最亮眼的,经常有人问她妈妈,你这个大衣的款式好啊,哪里买的?她妈妈就特神气的说,我闺女买的哩!

父母的生活状态被人羡慕,这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成功。

无论我们开什么车,住多大的房子,一个月挣多少钱,都不足以论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和父母的生活状态相匹配的。

有人说,父母在乎几块钱,是贫穷思维的典型体现;但时光无法重来,即便是贫穷思维,也是已经形成的认知模式。

问题在于,作为子女的我们,能不能通过富养父母,让他们有更多的见识与底气,去发现更多的美好,而不去在乎那几块钱呢?

当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的时候,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把他们丢得太远了;当觉得父母越来越抠门的时候,想一想,是不是我们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给他们保障;当父母越来越啰嗦,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给他们的安全感太少了。

父母总是以我们为骄傲,当他们老了,也请让他们成为我们的骄傲,而不是让他们孤独的垂垂老去。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别忘了,富养我们的父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