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

为什么要努力

2020-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废飞飞

从小就被父母长辈们耳提面命要好好努力,不然只能像谁谁一样怎么怎么... ...

努力已经像本能一样被赋予到我的身体里,这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是一项我必须履行的承诺,否则我就会令父母失望,让自己后悔,就会延续上一辈已有的关于生活的不易,婚姻的不幸,也就意味着要承担失败的痛苦。

所以当这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时,我是懵的。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努力?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欲望,人总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是欲望一词太过情绪化,于是我想到了另一个答案——需求。

人是社会性动物,你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和群体而独立存在,同时人是有意识的,当内部环境与外部条件出现不平衡状态时,需求就产生了。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

个人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概括得很全面,相当大一部分人就是在为了基本生存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努力。

丧文化最近很流行。

"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日本学者中野牧将现代人比作“容器人”,用来指代依存于媒介生活的人,他们内心像一个封闭的罐状结构,渴望与他人接触,但仅仅止于外壁的碰撞,无法深入内心,于是人与人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

我在大学的时候也丧过一段时间,算得上是感同身受。

时常自卑,偶尔又掺杂着些许自傲,秉持着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念。常常带着羡慕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人,也总会在夜晚回顾现实。间歇的抑郁+间断的努力。我也像陈卓璇一样想站得更高一点,想要被人重视,但同时又想要躲避他人犀利的目光。安全感、被尊重、实现自我,时时刻刻在内心纠缠着,不能安歇。不想努力,看着身边的人好像都没有努力。于是和他们一起自嘲,一起口是心非,一起在网络中重建自我,寻求集体的互存。

也许当年的那个反叛少年早已埋下了对努力的怀疑。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大佬的回答很有感触,他从意义谈起,说“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然后你才能找到努力的理由或意义。”

我想,或许努力也是可以定义的。举个例子,陆仙人,他身在乡村,心却在巴黎时装周,我们说他多么努力啊,执着追求自己的梦想,可在当地人眼里他不务正业。

你看,努力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是热爱,学习,快乐,冒险,努力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不同,是基因,天才,疯子,不务正业。

在某些人眼里,努力是费尽全力仍有可能不成功,努力是从出生就开始掉队的我们必须为之的一件事,努力是痛苦,是忍耐。努力被我们赋予了太重要,太困难的定义。

百度百科解释,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而我们正是缺少了这种积极的态度.

将行为注入一些热情往往会更加有活力更加持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