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 我们还是在差序关系中 2020-01-26
今天算是早醒了,没能早起。
晚上要睡好,养足精神,6个小时足够了,多想想怎么提升睡眠质量,晚上不留包袱。
晚饭本来不打算吃的,同事来找行李箱,拿了两瓶酒招待他,又不小心多吃了点零食。幸好室友回来了,没有多喝,两瓶啤酒下肚。
虽然现在还有些晕,微醺的感觉还是不错,还主动安排了周末的一顿饭局。
在海外的日子,同事之间多了一层同窗情谊。互相之间不只是共事的人,也是能说上话的,关键时候还能互相帮忙。到了海外,你的圈子很有限,国人都是故人。因为文化的差异,你很难跟本地走近。跟本地人打交道,只能点到为止。
说到这里,之前遇到一个同事,很有包容心和开放的胸怀。遇到路边乞讨的人,也不吝啬,遇到街上需要帮助的人,也能主动伸出援手。信佛的人,对世人总是怀有一颗慈悲心。这种情怀,可以包容万象,也能治愈内心。
回头来说,正因为包容难,才会有这么多所谓的情怀。回到老夫子的哲学,人的爱,到底是有差别的呢?还是一致的呢?其实不可能做到一致,你对待父母子女,与对待同事,还有陌生人,肯定有差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阐述了这种差序关系。正因为有差异,我们才能对自己真正关心的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
这也是符合经济学的逻辑,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和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人身上。这样你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提也是先把自己的父母、子女,照顾好了,在有余力的情况之下,才能谈得上顾及他人。
要承认这点,然后有差别的对待大家,对待同事。但在识别亲密的伙伴和关系之前,还是要多观察,不要着急让自己的波函数坍塌。一旦你站队了,你就有了立场,你用脚做了投票,就不要想着能改变了。即使身在曹营心在汉,别人也会因为你的处境,来判断你的立场,至于你心里的想法,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从西方社会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小家庭,个人主义盛行,在城市里靠的是陌生人关系。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基因,还活在《乡土中国》的年代,至少变化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