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咩下饭历史迎新班·一年陪伴营1班互动区

先秦小记07|就给褒姒平个反,无图有真相

2022-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我不可以叫小玉咩

【先秦印象08/09】

《讲谈社1:从神话到历史》霓虹国史学家对殷商的解读。

《讲谈社2:从城市国  家到中 华》殷商的一些史料分析。

二里头文化可以证实,在商朝之前,存在过一个更古老的文化,而如果这个文化就是传说中的夏王朝的话,那么可以说,夏王朝的社会进化尚未达到成熟的王权阶段,而处于王权的形成期,所以他将其定位为“初期国家形成期或萌芽期”,或者说“前王朝年代”。叫 “夏王朝”,其实是有一点勉为其难的。从二里头遗址来看,夏并不像商朝那样已经具备了王朝与国家的资格。

最起码,现存历史资料里,还不足以支撑起夏王朝,所以夏桀干了些啥,我也不好太过于关心,只能说这人要么太有才惹人妒忌,所以摸黑,要么这人太招人恨,所以没一个人会替他说几句好话。不管怎么样,后来他们说夏桀哪哪都不好,夏桀说自己是太阳,人民失去太阳就不能活了,这话确实太自恋,一个领导人这么自恋,确实容易出问题啊,凭什么就没你不行,你也没干啥正事儿啊,于是夏桀就没了。也不知道是奴隶干的还是百姓干的。

宫本一夫,历史的多元性,文明的源头,两条文化轴的说法:自史前社会以来两条文化轴,一条在北方,一条在南方,北方时常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保持交流,南方则呈现出相当保守的状态与缓慢的物质变化。

这个结论其实不重要,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之言”,但很多事情非要证明得一清二白的话,证有不证无确实是个足够公正的办法,起码看起来挺客观。“除了考古学,他还使用了天文学、植物学、生物学等工具,努力呈现中国史前社会的原貌,与我们先祖的生活图景”

夏是不是一个王朝没有资料可以证明,历史是后来人撰写的,但这个时候 有了生产力,有了奴隶制,君主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吧。

后世对“夏朝历史”的记载,主要来自《竹书纪年》和《史记·夏本纪》,《史记》大家都熟悉,《竹书纪年》,是西晋时期出土的古代典籍,一般认为是创作于春秋时代,比《史记》要早很多,不过仍旧距离夏朝很遥远。

商朝实在多了,关于商朝,有很多同时代的文字资料,可以作为铁证。首先,商朝有甲骨文;其次,有金文,也就是青铜器上的铭文,为数不多,不过意义重大。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就可以隐约窥见商朝的轮廓。

开国者成汤,他的爵号就叫商侯,后来成汤把夏朝灭掉了,自建国号为“商”。

不过,商朝早期的君主大都不争气,内斗不息,政局动荡,不断地迁都,所统治的领土越来越小,等到第二十代君主盘庚继位,决定迁都到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这就是著名的“盘庚迁殷”。打那儿之后,直到商朝灭亡,国都再也没有变动过,由此,商朝又称“殷”或“殷商”,像司马迁写《史记》,写到商朝,不叫“商本纪”,而叫“殷本纪”。日本人做学问,喜欢从古,所以他们也学司马迁,不叫“商”而叫“殷”。

也不知道汤为什么灭了夏,也不知道为什么二十几代君主都不争气还能延续二十几代,是不是也有可能两三年就换一个统治者?这我也不晓得,也不敢乱说。这是历史上像素挺高的国家的诞生了,每代君主轨迹应该都挺清晰的,只不过具体事件就难说了,毕竟记录历史这件事,除了敬业,也多少会带点主观感受。

商周相比,历史应该会越来越清晰,至于对具体人物事件的看法,我们却可以更谨慎的相信自己,还是那句话,人还是那个人,但对待事件的角度,就未必那么真实了。

上个星期我遇到什么人,对那人什么印象,都是我脑子里的想象,何况千年前的文字记录呢?至于理解这些故事,更是因人而异的吧。

商朝,可用的文献只有《史记》和《竹书纪年》,研究周朝,除了这两本,还有被古人低估的《逸周书》,一般认为,《逸周书》的年代比孔子还要早。比较起来,《逸周书》的可信度远过于《竹书纪年》。

对于共和的说法就挺有意思,西周天子周厉王暴虐无比,首都镐京人民发起暴动,这有名的“国人暴动”赶走了自家大王。(国人指首都居民)。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841年 ,然后由两位大臣召公和周公出来收拾残局,他们联合执掌,史称“共和执政”,这就是共和的由来——《史记》上就是这么说的。

但《竹书纪年》的记载,共和并不是这么回事,其实一个人名,他是一位周王室成员,共伯和这三个字得拆开来讲,共,是他的封国,他所在的那个地方叫共;伯,是他的爵号,也就是说,他是一位伯爵;和,才是他的名字。《竹书纪年》上说,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之后,出来执政的不是周公和召公,而是这位共伯和。

共和和两个字的来源反正只找到了,作为看热闹的我,也不知道共伯和要是知道后世的解读他做何感想,反正我们后来人是真“敢想”。诶嘿,再说了,两个人一起治理就是共和吗?我这不搞政 治的人还不是很明白,召公和周公如果理念不合那也很难搞吧。

又一个平反小故事:

《史记》里的“烽火戏诸侯”。古代版的狼来了,还扯个美女进来一起批判。

褒姒是个冰美人,不爱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别出心裁,点燃烽火,诸侯以为敌人入侵,纷纷率兵赶来救援,到达镐京之后,发现并没有敌人,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被褒姒看到,果然哈哈大笑。而真有状况的时候,周幽王求助已经没有诸侯再相信他了,最终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惨死于犬戎之手,褒姒被俘,西周灭亡。

这故事确实挺多bug的,我连褒姒笑点在哪里都不太能理解,难道因为我不是美女?但不是说周幽王没那么强大吗?为啥诸侯还来了几回?估计大家的援助也是来的不情不愿吧!再往坏处想想,说不定各位诸侯是憋着坏水赶来落井下石的呢!

不管怎么说,司马大人让褒姒背了回锅,但咱们也不能怪他。咱们只能给褒姒平反,你看,周幽王可能游戏人间太久,忘了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撞了块铁板。

诶嘿!我们的写作素材又来了,褒姒肯定是个大美人,引人妒忌的那种。据说长的漂亮的人命运都比较多舛,但褒姒去哪里了?历史肯定不会特地去记录一个不太有影响力的人,就算是位大美人,但周幽王要是拉她殉葬我肯定不同意,凭啥!

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发现周幽王之死,纯属自找,他主动进攻申国,申国反击,联络犬戎等,周幽王战败而死。这个问题上,司马迁又错了——西周的灭亡根本不关美女褒姒什么事嘛。

总结一下,夏王朝这个说法肯定站不住脚 我必须收回夏启大帝这个说法,但夏肯定淹没在历史之中,所谓“一代不如一代”这时间长河中,总归是积累了一些什么触及根本的东西,所以夏桀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商汤的奇妙在于“每一代都就那样”,但是又确实存在了几十代,也是挺神奇,我本着看热闹的心情,有机会也要翻一翻有趣的事情来看看。

这样看来,历史带领我从特定的人,转换成看特定的时期和事件。我心里对尧舜禹的“英雄主义”被稀释了,现在是殷商、西周和东周的时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