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 - 草稿
“老师,我捡到一支铅笔。”
“问问是谁的呀?”
“老师,我问了,都说不是自己的。”
好吧,我只好把这支铅笔放入了收纳盒中。每天课间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有孩子捡到铅笔,却很少物归原主,因为它的主人根本就不认得它了。
就这样,收纳盒里的铅笔渐渐多了起来,半个多学期下来,竟要堆成一座小山了。这些铅笔,长短不一,大部分是长的,有的只用了几次。它们穿着漂亮的外衣,各色花样,质量也很上乘。有的身上还有凹巢,正好是拇指食指中指的握笔位置,可以让人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
看着看着,我不仅羡慕起眼前的这群孩子起来,他们每天拿很多根铅笔,有的孩子有时竟把一大盒铅笔都捎来了,在课桌上铺开,可以排长城了。笔尖用转笔刀削的整齐规范,不粗不细,刚刚好。和我的小时候比起来,他们都是富豪啊!
小时候我是怎样用铅笔的呢?我的思绪回到儿时,那座土屋土台的土凳子上坐着一个土孩子,天天和土打交道的我,肯定是十足的灰姑娘吧。下课了,别的孩子都跑出去玩耍了,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小灰姑娘还坐在座位上,专心地削着铅笔。感觉那时候根本见不到转笔刀,有个别家庭好的孩子会有一个简易的转笔刀,而大部分孩子只是拥有一把再普通不过的小刀。薄铁叶的小刀特别锋利,捎不留神,就会削破手指。我一边转动铅笔,一边小心地一下一下削着,力求和转笔刀削的一样好。一片片薄薄的木屑像花瓣一样堆成一撮小山的时候,铅笔基本就削好了。
我还不满足,转动着铅笔,看哪里还有不规整不美观的地方,再用小刀轻轻地刮磨,让它变的更圆润更光滑,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轻轻地写小心地按,一般一根铅笔要用很长时间。用到实在握不住的时候,就拿正面写过字反面算过题的一页练习纸卷成笔筒,套在铅笔头上,又能用一段时间了。一根铅笔往往要用到不能再用的时候,还会把它劈开,把铅碾碎,灌到生了锈的锁孔里,当润滑剂用。对于这支铅笔来说,真是做到了物尽其用了。
时光从我儿时的八九十年代走到今天,在这三十多年的历程里,铅笔也通过更新迭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品种更加多样化,不仅有木质的,还有自动的;不仅有黑铅,还有彩铅;不仅有学生用笔,还有绘图用笔、考试专用笔。总之花样繁多,不一而足。孩子们握着漂亮好用的铅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方块字,他们再也不会为没有笔用而发愁,也不会因为削铅笔削到小手而担心。他们有好看的转笔刀,他们有大把大把的铅笔,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物质的极大丰富,让孩子们成为祖国最幸福的花朵。但是我总觉得这富足的背后,缺失点什么。比如铅笔,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一根还未用完而换另一根,掉到地上的铅笔便不记得是不是自己的——掉了也没关系,反正家里还有一大把。习主席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对于孩子们来说,我想不忘初心,就是要学会珍惜。学会珍惜幸福生活,学会珍惜手中的每一根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更不能丢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
于是我跟孩子们讲起我小时候用铅笔的故事,讲起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用树枝在地上画字教子的故事,讲起狱中的小萝卜头用一截铅笔头学写字的故事,讲起一支铅笔从设计制作到出厂的诞生故事。虽然它值不了多少钱,但是它的价值或许也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好好使用铅笔,便是对社会对国家对父母的最大回报,便是对铅笔的最大尊重,也是保护资源的一种体现。更何况铅笔握在自己手中,它便是属于自己的财富,是自己学习最好的良伴,也应把它保护好呀!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似乎有所思索,我想怎样保护自己的铅笔,他们心中已有了答案。
我把收纳盒里的铅笔一一擦拭干净,插到笔筒里,它们像一朵朵静静盛放的花朵。我对孩子们说,这些铅笔将成为奖品,再回到他们手中。来之于民,还之于民,我想让他们学会珍惜。
渐渐的,地上的铅笔少了,我发现有的孩子把铅笔刻上了记号,有的孩子一下课便将铅笔放到了文具盒里,有的孩子握着铅笔头在写字......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萱萱妈的微信:“老师,谢谢您奖励给孩子的铅笔,拿在手里握不住了,还舍不得丢掉......”
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一刻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