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夏日随笔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怀念英雄

昨天开始,把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从书立中抽了出来,在中午开会前翻看第一篇。

听说这个作者是因为近几年有几部改编自他的电影上映,没在电影院看,院线下线后,在暴风的免费清单里看到。说实在,名字起得觉得有些标题党的感觉。可能是岁数大了,可能是被哗众取宠式的标题党们伤太多了,有些无感,不过对于主演们很有感,就看看。看完,觉得不错,至少对我这种老梆子年龄段的人还能有杀伤力,剧本该算是打动人心了吧。于是上百度百科了一下,记住了这个名字。

后来不知几月以后的一次偶然,在商场外面等媳妇逛街购物的百无聊赖中,溜达到了路边摆的盗版图书摊位,在经管类和名著类的汪洋中挑挑选选,最终选中了这么个小说集。说实在,当时还不知是小说集,只是以为跟电影一样是一个长长的充满鸡毛蒜皮、遗憾无奈的平凡故事,直到昨天开赌,才知是故事集,而且是短篇集。

也算是一种意外之喜吧!毕竟之前在起点上看玄幻小说时,都形成了心理阴影了。那文章长的,每看完一篇就觉得自己死过一次,元气大伤,需要休养好久才能重归人世。头晕眼花不说,脑子还要被里面隐藏的简单逻辑多循环和大部分时候寡淡无味的文笔多次碾压,唯独推动着自己阅读的动力就是自己做事善始善终的秉性,怀着“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期望,希望看到主角们的华丽谢幕。所以,多次以后,自己对很长的文章形成了恐惧,短篇集倒是正中心思。

目前看了两三篇,觉得真不错,金句频出,却不突兀,很有代入感,也能激起共鸣,时时唤醒自己尘封的记忆。青春的样子,五彩斑斓,各不相同,但青春的气息是一样的,能唤起自己的青春,这本书就没有白买。

早上得到消息,今天安排自己休息。也是意外之喜啊!合上手机,抱着被子继续周公之约,直到08:00起床洗漱,这一个多点儿的回笼觉睡得昏昏沉沉,满脑子都是自己上学时候的事情,从小学到大学的种种片段不断翻涌着、沸腾着,五味杂陈的情绪让自己眼皮都睁不开,像被无形的重物压着身体,浑身使不上劲的感觉让人身心疲惫。后来,感觉无限漫长的煎熬过去以后,醒了,自己意识到,TMD遇到鬼压身了。

洗漱的时候,看着镜子里自己标准中年油腻男的肥硕身材和已变成圆盘的肉脸,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长了,该理发了;刷牙时,又发现牙刷已经好久不换了,都有霉味儿了,难怪自己最近咽喉和扁桃体炎症发作老不爱好呢;洗脸时,看着比手指盖略小的舒肤佳,心里开始默念,好吧,今天一定要记得买,是在不行就记手机的备忘录上。

出门前,在门口壁镜前又回望了自己一眼,这头发还真是长啊,耳朵前面那一小缕都可以扎小辫了;头顶上面也没啥发型可言了,记得理发的时候貌似还弄了个七分还是中分来着?;这脖颈位置头发都成燕尾了;脸上因为每周刮胡子的结果,下半边脸还算清爽,毕竟今早刚刚用剃须刀刮过了,上面大半这些个长长的是头发还是胡子啊?

坐电梯下楼的时候,已经打定主意,先去理发,然后边上胖姐家吃包子,最后买洗漱用品,回家。

走着去小区另一端理发店的路上,自己不禁想了起来。为什么今天自己会意识到头发长了?上次好像还是快过节的时候妈妈提醒才理的吧。毕竟因为多次提醒自己出门前要梳头及多次提醒理发无果后,媳妇在几年前就已经放弃了对自己这块的监督了——就如她放弃的其它更多对我的监督一样。

思绪不自禁的飘回大学时代已经刚毕业那会儿,那时候虽然没有像个别同学那样,每周用去理发店打理头发代替自己洗头发,却也保持着基本每月固定理发的习惯。那些年的头发一直很短,也一直保持着七分的发型。唯独有一年,不知听谁说老是保持七分的发型在,在分缝位置很易伤害头发,岁数大了以后在那里容易脱发。于是平素一起厮混的朋友一起去剃了光头。结果发现光头根本不凉快,而且更易脏,那时基本是每天一洗的节奏。

理发的时候,理发师傅感叹,你这头发长太长了,上次理是什么时候来着?自己想了想,不记得了,隐约按照自己不过节不理发的节奏回答,大概五一的时候吧。这哥们大惊小怪,那不好俩月了?!我在心中腹诽,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貌似每次来你都要问我多久没理了,每次回答完都是这么一副表情,有意思么!

理完发,微信付款后,突然想看看自己上次理发到底是什么时候,翻看微信付款信息,找到了,不是五一,不过也在五月份,是端午节的时候,哈哈,自己的推算还是蛮准的嘛!果然是过节的时候。一般都是理发加洗车一同的来着,不过因为每次洗车当天或第二天必定下雨的节奏,我已经彻底放弃洗车的安排了,新的计划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洗一车次吧!

胖姐家吃包子,偶遇前同事,他带着孩子在吃早餐,还有一起的好几家子,看样子是要计划一同出游或上补习班。打过招呼,各自忙着刷手机、吃早餐或者絮叨着安排出行事宜。

饭后,买完牙刷、香皂回家后。自己不禁又在想,自己用舒肤佳有多少年了?十年还是二十年?应该不止,貌似上高中后就没换过香皂牌子。

安静下来以后,突然想弄清自己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貌似自己年轻时鄙夷的一切,自己现在都具有了。开会讲话时,小心翼翼顺着领导思路间或引用几句领导的讲话,总是在毫无道理的位置停顿;曾几何时,不修边幅被自己当成一种赞美,因为我把精力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现在,媳妇对我不修边幅的评价伴随的不在是眼睛里闪闪发光的爱慕而是我们彼此都很易忽略的厌倦和疲惫;年轻时,下班后会带着媳妇挤着公交车逛街、看电影、吃各种小吃,现在,首先不确定每天自己大概几点下班,下了班也只想窝在家里,毕竟还有女儿的作业要辅导,辅导完了她也该睡觉了;以前跟朋友家人聊得话题一般是明星八卦、电影音乐或体育游戏等话题,现在主要就是工作,其次不是学区房就是补习班,要么就是生病就医、退休医保等生活琐事。

年轻的时候,仿佛精力是无限的,有无数梦想等着去实现;中年后,精力总是不够用,期待着现实不要变得更坏;年轻时,想做好一切,觉得自己是个超人;中年了,只想赚钱养家,意识到自己真只是普普通通;年轻以为这个世界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简单而清晰,长大些知道世界很复杂,成功很偶然,看着近住的远!

不过,一个人过成什么样子,大部分还是取决于自己。即使有这么多不可控的,定期理发总可以做到吧。难不成自己长这十几年岁数还活不过年轻的自己不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