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婚姻拉锯战
公公在婆婆去世的第三年找了现在的何姨,两人相处了五六年,其间没有太大的风风雨雨。
2019年的夏天正逢我在烟台毓璜顶复查,丈夫打来电话说公公和何姨分开了,并且把公公接到了家里。
我也不清楚两位老人到底是为什么事分手的。只知道分手前何姨说公公,要是感到憋屈就分开。公公说分开就分开。
五六年在一起的生活,不会没有一点感情的。在我家的这段日子公公并不开心。他虽然嘴上不肯示弱,心里还是惦记何姨的。
没有让我和丈夫知道,公公又去找人说和,要和何姨重归于好。只要老人幸福,我和丈夫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据后来何姨说,公公去找她时都哭了。何姨心里也酸酸的,就同意了复合。
从两人复合不久,就开始了婚姻的拉锯战。
据外人看来。何姨总是把公公打扮得干净利落,公公也常常是喜气洋洋的。
公公跟何姨分手前每个月给何姨2400元,重新复合后讲好给何姨2600元。钱虽然不算多,对于两位老人来讲,在乡下生活是绰绰有余。
幸福的日子在平静中度过。
就在风平浪静时,突然起了风浪。何姨打来电话,让我告诉丈夫把公公接回去。
我问了何姨才知道,公公记得小叔子给他的鱼还没吃多少就不见了,就质问何姨。公公的意思是:如果何姨要给儿女,应该告诉他,不应该背呼他。
何姨感到面子受到了挑战,以为公公不信任她,说她背着他给儿女东西。
丈夫和小叔子为这事都说了公公。何姨把鱼给儿女就给儿女,别去算计这些。既是一家人,不值当为吃的这点东西伤了和气。
再说何姨人挺好,对待公公也不错。不让公公受累,什么种菜、浇园都不让公公插手做。
每逢家里有什么事儿,需要丈夫临时回去帮忙,何姨都是好生招待,而且每次都不忘给我捎上一份她亲手做的热乎饭。
风波暂时过去。
公公是个直性子,不会捡好听的话说。每每公公当着外人,拿不好听的话说了何姨。要强又爱面子的何姨心里并不好受,但又不好当着外人的面发作。
憋在心里实在不好受,何姨就会向我诉说公公的“总总不是”。她也只是诉说而已,并没有真心要与公公分手的意思。
何姨说到伤心处就会告诉我,自己心里有委屈不能对姊妹说,担心她们讥笑她受气。只好对我说说,解解心里的愁烦。
我也会拿“端福”那句老话安慰她,“端福,端福,有端才会有福”,让她释然。
劝慰一番后,老两口会和平共处一段时间,过了不久两人又会出现一些矛盾。
就比如去年夏天,何姨招呼几个邻居来家打扑克。不喜欢打牌的公公觉得有点困,就去炕上休息。刚躺下不久就被几个牌友吵醒了。
公公只好到另一个屋子去睡,可没睡多久又被吵醒了。公公没有当着牌友的面说什么,心里很不高兴。
再加上公公已经戒烟30几年,闻到烟味就不舒服,牌友抽烟吆喝让他更加难以入睡了。
小矛盾在一点点累积。
日子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但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即使有摩擦,两人依旧凑合着过。
今年的七月份,何姨身体不适,被儿子儿媳接到烟台去看病了。
公公一人在家里多日。住了十几天院的何姨再次出现在公公面前,显得很憔悴,白头发发又添了许多,气色也不如从前了。
后来听何姨说她的胆管都切除了,公公心情有些沉重。这些年都是何姨照顾公公,公公算是享福了。做饭洗衣服都是何姨做。
何姨的女儿回娘家伺候了母亲多日,等何姨体力恢复点了,渐渐能自己熬小米粥了,她才回家歇两天。
女儿一回来,何姨就提出和公公分手,毕竟身体十分虚弱,已经无力照顾公公了。
何姨说公公“好聚好散。”公公也同意了。当初两位老人结合时,两家的儿女都在一起把将来的事扯明了。谁身体不好就由自己亲生的儿女接回家伺候。
丈夫和儿子各自开车,去把公公接回来,顺便拿回了他老人家一年四季的衣服。
在家附近,我从58同城给公公租了一个32平米的小公寓,房间收拾得干净利落,冬季有集体供暖。
丈夫去实地看了房子并谈妥了租金,就给老人租下了。老人对房子也很满意,吃饭时就回来。全家人一起吃。
公公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想家里的汪汪。好说歹说,公寓里不许养狗,这才作罢。
看到公公胃口慢慢好起来,吃饭奔香!我和丈夫心里得了不少安慰。
这时的分手对两个人也许都不是坏事,与其拉锯战,不如安安静静过平常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