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漫谈
若干年前,还是个笔和纸的时代,我的心愿是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在任何一个瞬间,留下最强烈,最纯粹的情感记录。这还要感谢从前的班主任,他挖掘出了我的这个最强烈的特质,以至于到现在我才深刻发现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强烈的需求。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物质派,一切以金钱为中心,以享受为目的,所谓的拜金主义。 这个物质时代,无可厚非。第二种人,精神派,这种人对精神追求超过物质,用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属于超越了生理需求的更高层面,绝大多数人眼中的执拗。第三种,无欲无求派,大概是最简单最平淡的一种,也是当前最少的一类人。
这三类人里,最难的,应该是精神追求的了。看过失恋三十三天,印象最深刻的是男演员的一句话,有的人把LV当成必需品,把感情当成奢侈品,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接受,即使有一天感情没了,还可以用LV继续生活下去,但是如果遇到把感情当成必需品,LV当成奢侈品的人,当感情不在了,一切就会灰飞烟灭。这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对精神的过度追求让多数人难以接受,无所适从。然而追求精神满足的人更细腻,很真实,更容易付出真心。
不记得多久以前,有人灌输过灵魂伴侣这个词给我,在当时看来那简直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亵渎的概念,不知道成了多少精神追求者的毕生信念。天长日久,才发现这东西根本就是童话故事对美好生活的杜撰,只让人看到王子和公主结合的美丽,却不会有为鸡毛蒜皮,油盐材米打的头破血流的惨剧。
和男性朋友聊过男女差异(感觉要变成婚恋专家了,其实连自己的馊稀饭都没吹冷)。根本就是世界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生物,男性是纯视觉动物,一就是一,不会因为风霜雪雨,秋风扫落叶感叹时势变迁。女性则完全不一样,对于感情而言,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一个若有若无的动作,可以萌生出无数的想象和感慨,感情里女性始终是最易深陷其中的。古语云,士之耽兮,尤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这是几千年诗经中的经典语录,那个时代就有如此深刻的总结。然而男人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莫名其妙闷闷不乐,即使是生气落泪,在他们看来更是无病乱呻吟,甚至不可理喻。就是矫情。
朋友失恋,追究原因,只说了四个字,不作不死,然后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是个“作”的人。每个人都有“作”的一面,如果不闹情绪,不耍性子,也不粘你,对你永远微笑,不会发火,不会落泪,一个人看书,写字,旅游,那可能是真的不在意对方的吧。人生就是往前一步,就会拔掉身上一根利刺,最痛苦的不是皮肉,而是内心,努力让自己傻一点,钝一点,才不会活的那么要强,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