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很牛逼,标题已多余
以下,来自于发表在剽悍一只猫公众号的文章
001
某日,天在下暴雨,你开着车看到三个人站在路边,一个是身体看上去很弱的老婆婆,还有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朋友,另一个则是你的梦中情人。
但是你的车上只有一个座位,你该让哪个人搭你的车?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无论你怎么选,你都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
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把钥匙交给朋友,让他载着老婆婆先走,自己留下来陪梦中情人等车。
看到这个答案有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就是横向思维。
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在你换个角度思考时才会显露出来。敢于质疑问题成立的假设条件,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002
一想到游戏,我们总不自觉地把它和沉迷、暴力等消极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游戏那么让人着迷呢?背后的设计机制,能不能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来呢?
确实有一批人这么做了,效果很棒。
比如,Zamzee是一家做儿童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它是如何让孩子们愿意积极锻炼的呢?
它就像游戏一样,虚拟了一个魔法世界,系统中有这样的任务: 如果孩子想要成为巫师的学徒,想要学习咒语,那么必须先完成上下楼梯十五次的任务。
这么一来,孩子们就不会觉得上下爬楼梯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仅仅是故事的力量就能让他们动力满满。
风靡全球的可汗学院,也借鉴了游戏中的经验值和奖励模式,让孩子们学习起来像打电子游戏一样停不下来。
你看,魔鬼并不总是魔鬼,运用得当,它可能成为天使。
003
过去我们总爱对“风口上的猪”津津乐道——如果有个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不过,还有下半句,风过去了猪就掉下去了。
能飞得很高,真正做出点什么事情来的,并不是猪。
对国外美妆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知道米歇尔·潘,她凭借着一个模仿LadyGaga妆容的视频在YouTube上面走红。今天的她,有着自己庞大的粉丝群,并创办了美容产品试用装递送公司Ipsy.com,坐拥大量的付费用户,光是广告收入就能达到数百万美元一年。
与其说她的走红靠运气,不如说她自己策划出了运气。
首先,她观察到Lady Gaga的MV在YouTube上面很火,这是个热点,可以借势。
其次,她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对YouTube网站的主页规则进行了认真研究,想方设法让自己能够借势冲上主页,并在上面待更久的时间。
Lady Gaga教程爆红以后,大家纷纷来关注她,发现她在这之前,就发布了不少高质量的美妆视频。
看到这里,你还好意思说人家靠的就是运气吗?
要想成功驭势而行,就要善于积累潜在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不期而至的机遇功效成倍地放大。
004
我们最好的盟友并不是一直支持我们的人,而是那些一开始反对我们,然后转向支持我们的人。
假设你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有个人非常反对你的提议,你会对他采取什么态度?一般情况下,你会觉得没必要非得争取他的支持,和支持你的人搞好关系就行了。
但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通过研究发现,那部分一开始反对我们,但是后来转而支持我们的人,其实非常有价值。
首先,人们本身就对变化更加敏感。也就是说,对待一个一直支持你的人,你会偏向于认为理所当然。而当一个人从反对你或者对你无感,变成支持你的人,你会更加重视。
其次,那些转而支持你的人,需要说服自己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们也不是特别情愿再次反转,导致认知失调,所以更愿意维护这段关系。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立场发生转换的人,拥有两边的视角,更加了解反对派或者是中间派的想法,因此也能更好地说服他们加入你的阵营。
005
他们的信心并非来自无视未来的困难或者妄想自己一定能战胜这项困难,而是来自对现实的评估和详尽的计划。
很多杰出的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提前去想象成功。比如菲尔普斯每次做准备的时候,会在脑海里把正常比赛的过程预演一遍,并在正式比赛的过程中,按照这个节奏去做,获得预期中的成功。
但是现在要讲的这位主人公,“有史以来第一位长距离游泳穿越北极点的人”,刘易斯·皮尤的做法却完全相反。
他并不想象成功的场景,而是想象失败——在北极点游泳,失败了就是死路一条。他想象出来的灾难场景加深了他的焦虑,不同的是,他将这种焦虑转化成了动力,从而专注于思考,如何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
因为考虑到了最差的情况,他针对此采取了全面的防御措施,最后成功完成任务。
他说,“诀窍是让恐惧成为你的朋友,恐惧使你准备得更加充分,能更迅速地看到潜在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是要想象成功还是想象失败?
我的建议是,做事情前考虑到两个极端,既要想象最好的结果,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006
我们知道,在批评人时,最好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人格层面。在夸孩子时,要用努力这样的字眼去代替聪明这样的词汇。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巧用身份认同来夸奖或者警告人。也就是说,要把行为上升到人格层面。嘿嘿,奇怪吧。
心理学家克里斯·布莱恩(Chris Bryan)发现,当孩子被要求成为“助手”,而不是“帮忙”时,更加愿意参与到整理活动中来。
另外,这个原则对大人也试用。在一个实验中,通过把“请不要欺骗”换成了“请不要成为一个骗子”,他发现欺骗行为减少了一半。
你想想,如果仅仅是一次欺骗,你可能只把它当做孤立的行为来看;一旦别人用了“骗子”这样的身份名词,就把欺骗的行为和你的道德挂起钩来,你的自我意识就会拒绝这一身份。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要寻求一种身份认同,那么,这也许正是思考如何正确表扬和批评的切入点。
007
现在大家已经基本上养成了天天刷牙的习惯,而且并不觉得麻烦。
但是在过去,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刷牙的,在美国,白速得牙膏出现前,没有刷牙习惯的美国人口腔健康急剧下降。
当时的美国,不是没有牙膏,只是已有的牙膏品牌并不能培养好大家的刷牙习惯,尽管他们也都在广告中强调刷牙能让人们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绽放美丽的笑容。
白速得牙膏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在牙膏的配方里面,加入了一些成分,使得人们在刷牙的时候,舌头和牙齿能感受到一丝冰凉。
人们爱上了这一点冰凉的刺激感,甚至会觉得没有这种刺激感的话,牙都没刷干净。
所以你知道了,今天的大部分牙膏都或多或少地含有薄荷油的成分。它提供的感觉足以给刷牙的人一种洁净的暗示。
那么类似的,很多人没办法坚持健身或者阅读,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这对自己好,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做完这件事情的感觉棒极了。
008
相比于智商,自律性能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哪位学生的成绩会有提高,通过自律性可以预测出结果,而智商就达不到这一点…… 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影响。
在《情商》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智商占20%,其他因素占80%,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过去我们总喜欢用智商来预测一个人的表现,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智商好测量好比对,而且后天的变化程度不会很大。
除了那种天赋异禀的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差距,并不是因为先天的智商条件拉开的。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志力是引导个人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梯”。
意志力水平高的学生,更能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意志力水平高的员工,也往往能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庆幸的是,意志力是可以锻炼的。
009
“诚实地记录”是让自己变好的第一步。
富兰克林曾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过,“我要向我们的年轻女性们推荐记账这门学科,记账大概会比音乐或跳舞对她们本人或她们的子女更有用。”
记录这一行为到底有多大的魔力?
有一群医生想要改变肥胖病人的饮食习惯,如果光是让他们去吃健康食品,不能吃垃圾食品,每个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就让这群肥胖病人不论吃什么,都要记录下来,而且要严格执行这个规定。
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肥胖病人们甚至主动开始去吃一些健康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记录这个动作,能让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肥胖病人们看了自己的饮食记录,才会对自己每天吃了多少垃圾食品,一清二楚。
其次,他们哪怕只是为了让记录好看一点,也更愿意去吃健康食物。
不论是时间管理、财务管理、健康管理、体重管理,我们都可以试试这个做法。
当然,有不少人因为记录太难看索性放弃了,但我们也可以是那批,因为记录太难看,于是努力把它变好看的人。
彩蛋
以上内容节选自小灶群晨读材料。
参考素材:
《出奇制胜》[美]沙恩·斯诺
《离经叛道》[美]亚当·格兰特
《习惯的力量》[美]查尔斯·都希格
ps:剽悍一只猫是谁?
社群商业战略顾问,知名学习社群“剽悍江湖”创始人,极致践行者大会、社群商业牛人大会发起人,微信公众号矩阵有百万读者。在“一块听听”平台,他有11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果壳旗下的“饭团”平台,他有12W+订阅用户,在该平台排名第一;在“有讲”平台,其2018年度分享有17W+听众,在该平台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