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

行动能力(Executive Function-EF)人生成就的

2017-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学习之

相关领域的学者(主要包括:psychology, child development,education)近年来基本形成了共识:人的学习,职业,人生的总体成就和满足感与行动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是人生成就的核心,其重要性不亚于智商和情商。本文着重介绍行动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经学术界实证研究证实的可以提高行动能力的措施和方法,文章侧重儿童和青少年。文章的基本内容来源于相关学术界的实证研究和作者的实践经验,阅读对象为受过较好教育的华文读者,而并非为学术交流和探讨,主要是为了读者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提供参考――作者:薛彬 澳大利亚华人学者,作者

在我的拙著《学音乐益处多》《体育运动 健体 健心 健脑》《 怎样练行禅How to practice walking meditation》提到了行动能力或相关概念。行动能力或行动功能来自英语executive function,心理学上指人的运筹,计划,行动等等一系列起源与人脑前额叶的高级思考,计划,行动功能。目前,华文世界好像有人直译作"执行能力",笔者认为"执行"隐喻一种被动的行动,是executive function不太准确的表达。“力”在华文中有"功能,功效"的意思,而且与英文function意义较接近,似乎可以与功能交换使用。笔者暂时找不出更确切的华文表达用语,姑且称为行动能力或行动功能,特指人类将头脑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以对应英文的executive function。笔者认为行动功能更接近于学术用语,附带较少价值判断,但不足在于略显柔弱,不太适合非学术文体的表达,希望有人能创造更好的华文表达方法。

行动能力是包括心理学(psychology),脑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儿童发育和发展(child development)等等多种交叉学科关注,研究和阐释的对象。行动能力是一组自上而下-即由人的大脑发出,指导,控制人的关注对象和人的注意力,从而促成一系列行为后果的一组功能或能力。行动能力就像人的大脑的CEO(首席执行官), 它使一项事业,一个目标,一个规划,一项活动从一个主意开始确保其最后的完成。

人的行为的某些特点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特别要求行动能力的参与,才能使人的行为更加有效,更能使我们达成我们的目标。譬如我们更容易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愿意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需要;我们更容易向各种干扰和诱惑屈服,而抵抗干扰就困难很多。而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的环境和内心的变化和干扰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是时时变化的。人们可能因为抗拒干扰而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甚至浪费了资源和时间从事意义不大或者无意义的活动;再譬如,简单的,重复性的,惯性的思想,感情,动作和行为要比深入思考后再采取行动困难很多,而这些惯性的习惯不利于解决变化了的新问题,应对新局面。有学者认为,在下列情况下惯性的,本能性的,习惯性的情绪反应,思想和行为模式是不够的,也就特别要求行动能力的参与(在我的另一篇拙著《金正恩与第一部华人为主的电视剧Fresh offtheBoat》中提到了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hneman的书《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到的人的思维活动的system 1, system 2的概念也有利于本文的理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1.做计划和做决定:

比如我们要做一个项目计划,如果继续沿用习惯性的思路和做法,而不做周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是很可能不成功,甚至酿成大祸的。我们生活,工作中小至买一样东西,大至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如果我们仅靠我们的习惯思路和做法,可能会做出不明智的决策,往往产生不良后果。

2.发现和纠正偏差和错误:

譬如我们写了一个上百页的项目评估书,要检查,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问题和错误就特别需要我们的行动能力。再譬如我们某些观察,思考问题的模式和方法,或者我们的某些行为模式,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习惯着的方法,是很难发现其偏差和不足的,那样的话,我们的思想能力和行为有效性是很难提高的,诸如此类的行为都需要行动能力的参与和主导。

3.新的动作、行为和措施,或者练习的不够的动作、行为或措施:

比如我们练习一首新的曲子就需要全神贯注。不会滑冰的人学习滑冰也需要全神贯注,我们要学习新东西都需要全神贯注。

4.技术上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特别需要行动能力:

譬如有些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的高难度动作。

5.某些需要克服或者纠正习惯,克服诱惑才能做到的动作和行为等:

譬如,习惯看电视,较少运动的人,看电视对他来说轻松易行,是想都不想就会做的事情,而换上运动衣,冒着刺骨寒风去跑步就很难,尽管他能够理解运动对他的好处。再譬如,某些儿童或者青少年形成了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之类的习惯,要让这样的孩子去读书,学习,练琴,运动就特别需要行动能力的参与。

行动能力包括三个大基本内容: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flexibility)。

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

抑制控制包括抵御由外界环境造成或者我们头脑中产生的干扰,将我们的注意力有选择性的专注于我们需要专注的事务上面,这些干扰不外乎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者我们幻想中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选择性专注要求我们压制和排斥我们当下不需要关注的事情,我们才能高度关注我们需要关注的事务,而胜任这类不专注很难胜任的事务。学习过打坐,禅修,禅定(meditation)的读者一定能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和意义,后文会更详细解说之。有选择性的使用我们的专注力是抑制控制的基础和前提。自我控制是抑制控制的核心,也是学业,事业,人生成就和领导素质的核心,著名管理学学者Daniel Goleman认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是领袖人物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参见1998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他的相关著作是领袖人物和管理学等等相关领域的必读经典著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领袖人物,我们可以领导一个主意,一个思想,一个行动,一个措施,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自我控制使我们抵制由内外环境引起的诱惑,调整我们的情绪和思想,而不是条件反射式地对事物做出反应;并且使我们持久地关注和笃定在我们应该或者需要做的事物上,而不被各种内外诱惑所带走。自我控制还包括延后我们的幸福和满足感,像参加马拉松,那种幸福和满足需要长期锻炼和几个小时的,四十多公里的奔跑。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我控制,或者通俗的说法毅力薄弱的化,我们就比较容易为外界各种诱惑所引诱,我们容易为我们自己的情绪和不成熟的思想所干扰,我们难于有耐心等待事物的结局,而半途而废,错失真正的收获和深层次的满足,而像条件反射性的生物。

人脑中的前额叶皮质 (profrontal cortex)以及与其相连的基底核(basal ganglia)和丘脑(thalamus)是掌管抑制控制的中枢神经体系。前额叶皮质在生物演化史上最后发育,人类的前额叶皮质比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生物都要大非常多,人的前额叶皮质占了人脑的大约40%。

抑制控制能力与人的条件反射性行为呈竞争性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抑制控制需要主动性的,自上而下的付出努力的活动。

抑制控制能力发育较晚,所以,婴幼儿,青少年一般抑制控制能力弱于成年人。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工作记忆是指将信息保存在大脑中,并且将这些信息在头脑中加工、处理。暂时记忆只储存,不加工。信息在头脑中加工、处理是工作记忆和暂时记忆(short termmemory)不同之处。有了工作记忆我们才能够学习和运用语言,我们通过调出存储在记忆中的字,来组成词,再造句,再组成段落和文章,这些都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数学中的心算也需要工作记忆。我们用书籍,视频或者向老师学习太极拳都需要工作记忆。我们将头脑中的信息,知识,思想创新性地使用也需要工作记忆。老办法行不通了,要找出新办法,也需要工作记忆。我们要发现表面看似不相关的事物的关联需要工作记忆。把零零碎碎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概念化的,抽象的原则也需要工作记忆。要将一件事物,一个概念由总体拆分开来观察也需要工作记忆。将概念性的知识加以转化和利用,从而启发指导我们的行动也需要工作记忆。要利用我们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也需要工作记忆。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与暂时记忆不光概念不同,在人脑中工作的解剖结构也不同。工作记忆与抑制控制互相促进。暂时记忆比工作记忆发育的要早,儿童可能有较强的暂时记忆,但工作记忆的发育要稍晚。

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flexibility

认知可塑性是在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指我们能够灵活多样性的看待事物,进而采取灵活多样性的行动。认知可塑性即指物理性事物,但更重要的是指心理,理念,思想层面上。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既可以通过佛教的世界观来看,也可以用老庄的宇宙观来看,也可以透过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世界观来看,当然还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督教世界观物理学的世界观等等。如果用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个出生、成长在中国山东的人,因为他的父母,他的生活环境,大部分时候生活在山东,他的饮食习惯是从小他的家庭,还有生活环境塑造起来的,那么他的饮食偏好基本可以肯定是山东或者扩大之是中餐,他就会喜欢包子,馒头,稀饭,油条,炒菜等等,他就会喜欢酱油,八角,花椒,香油的味道。而另一个人出生,生活在意大利西西里,他就习惯和喜欢Pizza, Panzenella, Bruschetta, Pasta, Margherita, Rissotto,他就会习惯和喜欢pepper, oregano, parsley, bay leave, basil, sage, rosemary, thyme和番茄酱的味道。而这位意大利人的饮食喜好同样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这位中国人和意大利人只要交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就明白了,两种饮食体系都美味可口。这就叫认知可塑性。认知可塑性的反面就是头脑僵化,顽固,不开窍。

认知可塑性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事务,帮助我们检点我们的不足和失误,调整和重新安排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本末、轻重缓急次序。避免环境和外在条件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危险和不利因素,及时抓住突如其来的机会,处理复杂多样的事物,从事多种工作,以及有创建性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等有密切相关。一般婴幼儿和老人的认知可塑性较弱。英语中有个习语: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人类正是通过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可塑性建立起更复杂,更高级的行动能力,包括创造性的生活,工作,学习。新思想,新行动的产生。按照事务的本末,轻重缓急安排计划,将计划付诸实施。对人,事,物的组织,协调,管理等等。

人类在出生时具有生成行动能力的潜力,但不是天生具有这类能力。行动能力是在出生后,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 以及成年人的交往中学习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儿童和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和环境中,行动能力没有很好的发展和发育,而是生长在有害性紧张因素(toxic stress)中,比如父母的忽视,虐待,甚至被暴力对待,行动能力的发育可能会迟缓或较低。这种儿童的负面经历会造成大脑结构性改变,从而长期甚至永久性降低行动能力。不只是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也非常容易被不良紧张因素干扰,而降低我们的行动能力,比如我们生活中都会有经验,当我们发怒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很不理性的,此时,我们的抑制控制能力是较弱的,此时, 我们很难跳出发怒的情绪而产生高质量的思想和行动。这也提醒我们,为什么古往今来的智者尤其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和实践特别强调人的静和定,本和末,轻和重。

行动能力主要由人的基因决定,但研究证实行动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善的,有学者研究了长期禅修(meditation)的人,发现长期禅修的人的基因表达都可以改变。用信息科学的术语来说,通过适当的锻炼,人的某些沉睡中的基因会被激活(activated),从而发挥效用。

在后面的系列文章里,我将会介绍提高人的行动能力的措施和方法,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当然,对成年人也会有启发。文章主要采用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和我们的实践经验。

建议阅读的参考文献:

1.论语,大学

2. 星云大师 六祖坛经讲话

2.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Nov-Dec

3.Susan L. Smalley and Diana Winston Fully present: The Science, Art and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2010

4.Daniel Kahneman Think Fast and Slow 2013

5.Adele Diamond Executive Fun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3 64: 135-168

6.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 Harvard University

7.Memory and Aging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8.Mindful and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le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