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渴求人文关爱

2018-07-27  本文已影响6人  Michael_LOU
曾发表于《巷子报》2004.2.26

对于当前国内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一直以来,就想谈点什么。但思量久长,仍未理出个所以然,原因是:这个令旁人眼热的“圈子”,置身其中之后才发觉原来不过如此,所见之事喜忧参半。所以一时间失去了下笔的方向。直至看到本报2月24日A2版刊登的《剥削学生是学术肿瘤》一文,才找回一点思路。

如文中所说,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腐败”、“学术肿瘤”等现象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问题。既然已经引起公众的注意,笔者也就不再“火上浇油”了。这里想说的是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另一种现象。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的存在必然具备正反两个层面。在研究生教研领域亦是如此。除去那些不健康的风气,仍有一方学术净土。笔者所学中国历史文献专业,专攻中国古代文献的辑佚、整理与传承。不是自诩,所在的科研机构,上至各位导师,下至同门,一派严谨的学术风气。入学之初,领导再三强调:来到这里想混日子是不可能的,且忌浮躁,谨记严谨!本以为是官腔,现在看来果不食言。每位导师都是师威十足,但又是师德有加。

然而可叹的是,这样一个严谨、纯净的学术中坚机构,所受之礼遇却是“卑微”的。虽然中央再三强调“加强社会科学建设”,但如今“文不如理”仍是人们的思维惯例。更别说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可以说几乎被打入社会科学的“冷宫”。

很多人“趋热避冷”,致使每年此专业的招生,只有通过调剂的方式才能以额满告终。而对于调剂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涉及到一个心态转变的问题。尤其当面对这样一门枯燥且深奥的学问,往往心理先怯了一半,敢问又怎么能做出真正的学问来呢?

不但如此,导师们的科研现状也在某种程度上“吓坏了”学生。笔者坦言,曾几次见到堂堂教授、博士导裹着普通的棉大衣,在严寒天里到二手书市里翻着盗版书。其状让人心酸。

研究这门学问的艰苦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历数身边小有成果的老师,无不带着长年钻研所积下的病苦。一位研究古文字的老师,在读硕士时,便因为劳累过度,患脑出血。还有一位省社科院的前辈,也是全国学界知名的专家,晚年之际仍闭门家中,刻苦钻研。其精神让人感动。

找寻并传承中华文化本来是项意义深远的事情,如今却因为无利可图,被人们置之不理;古籍整理者们也因为从事着这行无利可图的事业,不得不过着“苦行僧”般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参加了一个学术讨论会。席间,大家又一次谈起古籍研究方面的老一辈国学大师,情绪激昂。忽然联想到如今“冷落的门庭”、科研的状况,不由发出感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