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第17章。打气,

2024-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独人前行

陈小明跟着孩子到西安去了。

由于儿子和儿媳妇都在西安打工,陈晓明和老婆跟着儿子和儿媳妇一起生活,顺便跟他们带带孩子。

西安是一个大城市。随便干上一点儿什么事情?都要走很远的路。交通便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儿子经常开车去上班。儿媳妇也跟着儿子一起坐车去上班。而陈晓明和老婆在家里边儿边带孙子边照顾家里面的各种事情。

儿子和儿媳妇看到爸爸妈妈都非常辛苦,给他们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陈小明是个老把是,原先在老家的时候,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陈小明很容易就学会了这个新型的电动自行车。

然而一个再好的电动车,他也总有出毛病的时候。陈小明就对老婆说,他要在附近找一个修理电动铺子。

儿子知道这个事以后就对爸爸说:

在离咱这东边三公大桥底下的b区有一家修理电动车的车铺。

陈小明骑着电动车到了修理电动车的车铺。

电动车车铺的主人正在给一个人修理电动车。陈晓明便对修理的师傅说:

″你们这里电动车打个气需要多少钱?"

电动车的师傅说:

"需要两块钱。"

在他刚说完这个话的时候,店里的女主人。就笑着从店里跑了出来。然后悄声的用美丽大雅的东北话对陈晓明说:

"不要钱。"

并且帮着陈小明。把电动车车轮的气打好。

陈小明高兴的对女主人示意,并对女主人说:

"今天我打气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想要一下你们店的联系方式。

因为我的车要是在外面出事了联系你们,你们能否帮忙解决。"

女主人用漂亮的东北话答:

″当然可以,"

陈小明又问:

"你们的出行费是多少。"

说东北话的女主人说:

"你只要联糸我们就行,我们会很快的出车,我们不收出行费,只收材料费。″

陈小明想了一下,感到占便宜了,他暗想。

″世上真有这好事,在老家的小镇上,修车出行费,不管远近都是60元,而在这西安大城市,竞只收材料费,真是不一样。"

随后陈晓明回到家中对自己的老婆说:

"东北人太厉害了。难怪东北人走到全国各地都能够有立足之地。因为他们的实在程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为了生存,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用一句薄利多销来形容他们。真的是非常的精确。而且他们的服务态度也都是一流的。"

陈晓明又对老婆说,他看到修电动车的师傅在修理电动车。他的手法的娴熟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媳妇对陈晓明说:

"那就好。以后骑电动自行车在外面出了事就给他们打电话。

生活就是应该选择,那里好,就选择那,随后他们便高兴的在家里做家务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