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教育婚姻育儿

真正的爱要触及心灵

2018-04-23  本文已影响188人  卉青

———《看见》激发的教育觉醒

柴静的《看见》中有三个章节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双城的创伤”、“无能的力量”和“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访”,这三个不同的采访调查事例各有侧重,却又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牵绕,将其串联在一起,发人深省,在孩子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摇动、唤醒和帮助那个懵懂的灵魂?

                                  一

“双城的创伤”事件概述:双城,西部边塞的一个小镇,一周之内,同一年级五个小学生相继服毒自杀,一人死亡,四个获救的孩子都保持沉默,媒体认为可能是邪教造成的。

5月19日,女孩苗苗和好朋友女孩小蔡一起服毒自杀,苗苗死亡,小蔡获救,手腕上刻着一个“忍”字。

5月21日,男孩小孙服毒自杀,被救。他是在太平间看过苗苗后自杀的。

5月23日早上,男孩小倪服毒自杀,被救,小孙是他最好的朋友,小孙服毒后他以为小孙一定死了;

5月23日晚上,男孩小杨服毒自杀,被救。服毒原因:被传讯问是否和苗苗有不正当关系,受不了侮辱。

苗苗的父母想不通:给她吃好的,穿好的,还要啥?

小杨的父母哭骂:你为什么不干脆死了呢?给我们惹这么多麻烦,你把我们的脸都丢完了!

苗苗的表弟说:表姐是他唯一可以对话的人。现在痛苦的时候选择忍气吞声,不相信大人说的话。

班主任迷茫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心理培训课是1982年上师范的时候上的,也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办!

镇上的人们眼里闪着光带着兴奋和恐惧判断:肯定是什么邪教,还有白皮书呢!

这不同的面目,不同的说辞,应该是大家很熟悉的吧?我们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农村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五年级的男孩女孩十一二岁,专家说这个年纪的孩子特点就是以伙伴的价值观和情感为中心,这种牢固的小团体友情,一旦关键链条断了,就很危险。

获救的孩子沉默,所有人困惑。沉默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柴静通过细致的采访呈现了一些不太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真相”:苗苗成绩好又漂亮,有许多人喜欢她。有个男孩上课总喜欢摸她的头发,她告诉了班里年纪最大个子最高的小杨,小杨打了那个男孩。苗苗叫小杨“哥哥”,后来苗苗又认一个保安做“哥哥”,小杨不再理她,她用砖把自己的额头砸出血,当众跪在操场说“对不起杨......”祈求小杨能原谅她。在一个聚会上,一个喜欢苗苗的男孩要抱她,她不愿意,但小杨却说“让他抱”,或许是为了求得小杨的原谅她同意了。但被别人看见了,有了流言蜚语。另外,在聚会上,苗苗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和她样貌成绩不分伯仲的小姑娘当着苗苗的面向小杨表示好感......当天下午苗苗坐在小杨的位置上哭泣,要了一张小杨的照片,在桌上刻下了“519”,对小杨说“莫忘五月十九日”转身离开学校。后服毒身亡。

面对这一层层被细密的人性裹压的真相,先不要有任何的评判,静下来,想想我们十二三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们当时心里想的又是什么?每个时代不同,但人的生理和感情却是相似。十二三岁的男孩女孩正是豆蔻的年华,他们的身心都像春天萌动的嫩芽,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感知着神秘的自己。虽然“爱情”这个词对他们来说过于深奥复杂,但是这份感情在他们心中就是这样重,有时候甚至是关乎荣辱生死的大事!而我们的大人往往因为经历过了,也验证过了这种感情的“无用”,所以会自以为是地去压制训斥,完全忘了它的珍贵,它的发乎自然。

我和女儿是母女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有助于我随时了解她的所思所想,然后尽我所能和她一起面对解决各种问题。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女儿有的时候会对我说一些班上谁谁谁喜欢谁谁谁的事,听她说这些,我也会心惊肉跳一下,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我想让她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一天她告诉我班里谁谁喜欢她,我淡然地说“很正常啊,你那么优秀当然会有许多人喜欢你呀,可是你不是喜欢Dr.魏(最强大脑评委)吗?你现在还小,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的选择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中,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会有许多选择的机会。”“是啊,我才不喜欢他们呢!”女儿有些羞涩地笑笑说。

孩子们的感情是微妙的,思想是复杂的,心灵是脆弱的,家长们如何正确引导,采取何种方式解决问题,将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根据表象做出的简单判断,往往触及不到问题的实质,也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柴静说“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谜,如何触及心灵是我们努力探寻的方向。

                                  二

“无能的力量”事件概述:卢安克是一个德国人,一九九0年来中国旅游就留了下来,生活在广西山村,陪伴着留守儿童。他认为教育就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说教侵入不了孩子的感受,要通过行动来让他们学习,一起做某一件事情,自然就融合在了一起,就找到了归属感。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慢慢反思,反思又指导行动。卢安克和孩子们一起画画,一起做音乐,一起拍电视剧,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逐渐明白“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有了这样的渗透,他们未来的人生也就获得了滋养,有了战胜困难的才能和力量。

目前中国的留守儿童保守估计是6000万,他们像散落在山腰田头的小树小草,沐风栉雨,倔强生长。卢安克说,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急需给这些留守儿童找到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将来这些留守儿童会是失去控制的一个社会不安因素。“归属感”,这个词让我沉思了好一会儿,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化,物质为先的社会中,不要说儿童,就是有足够认知的成人,又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呢?

对卢安克和孩子们的采访是柴静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甚至让她为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和痛苦。面对一个看透一切无欲无求的人,面对一群天真率性又不乏聪明淘气的孩子,任何的职业经验都是土崩瓦解,狼狈收场的结局。幸好柴静有勇气及时卸下伪装,掀开自己的壳,用最真实的面目对最自然的人性。

柴静采访的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很深。卢安克身边有一个特别皮的小男孩,总是上蹿下跳地捣乱,抢镜头,干扰别人采访,是典型的“熊孩子”。有一次在草地上,小皮孩和另外几个孩子在卢安可克身上折腾。柴静说老师会累的,其他的小孩松开了,小皮孩却掰着卢安克的胳膊看着他问:

“你会死吗?”

“会。”

“你死就死,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舒服就行。”

卢安克搂着他笑着说“是啊,想那么多,多累啊!”

柴静憋不住直接问卢安克“那个孩子说你死跟我有什么关系,这话你听了不会感到不舒服吗?”

卢安可说“我把命交给他们了,不管他们怎么对待我,我都要承受了!”

卢安克陪着这些孩子长大,六年级了,他们要离开这个学校了。他们要一人写一句歌词组成一首歌。

那个小皮孩写的是“我们都不完美/但我愿意为你做出/不可能的改善”。柴静问他是为谁写的,他指着卢安克说“他。”

孩子们远比大人想像的聪明,他们能敏感捕捉你的意图。成年人的一些经验在孩子面前会成为一种障碍,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认真的,自己的事情不要有目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放下心理盾牌,接受你的影响。

卢安克说,中国人太急了,总是没有打好基础就急于看见成果。其实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改变自然发生。一个人找到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就不会害怕了。人们只有相信科学,才能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卢安克教的学生成绩并不好,常常引起家长的意见,但我觉得那些陪伴在卢安克身边的孩子是幸运的幸福的,虽然缺失了父母的陪伴,但卢安克赋予他们的爱的教育将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可是,他们只是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滴水,另外的那些又将如何?

从中国的国情看,从世俗的意义上说,卢安克做的事情没有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但正如柴静说的:他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撼的力量,引起内心的冲突,不由自主的思考,对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他为人们掀开了生活的石板,让我们看到了相反的另一面。

                                三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访”事件概述:2010年底,陕西西安,一个叫张妙的女人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在地,驾车者拿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导致张妙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杀人者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三学生药家鑫。后被执行死刑,年仅二十三岁。

只有把一个人放回到他生活的位置,才能真正了解理解他的言行。

药家鑫死后他的父亲反省: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祸。药家鑫的父亲是军人出身,觉得男孩不能宠,怕以后惹事,所以他说话总是命令性的,一针见血,专刺要害。他从来没有鼓励过儿子,对儿子热衷的事总是打击泼冷水。而药家鑫从不反抗,总是笑笑说“我就是咋也不对。”

母亲的反省:凡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只要打架了,不管谁对谁错,他回来肯定挨骂。儿子的个性太“奴”,心里有事从来不跟我们讲。

小学一年级,药家鑫的同学逼着他背自己,不背要给一块钱,他就背了。老师找他父亲去,把对方孩子也叫来,让他父亲处理,父亲认为小孩之间闹着玩儿,不要太计较,背就背了,没有帮助他。中学有同学打他,按住他的头往墙上撞,他害怕父母说他,不敢说,也不敢去学校,害怕那个同学再欺负他。

药家鑫庭审的时候说:上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想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任何人生的希望。我就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觉得别人都很快乐,我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他也曾对同学说他的心理可能扭曲了。

药家鑫狂热迷恋日本歌星滨崎步,沉迷上网打游戏。这些极端的行为并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关注,也没有交流和沟通。为了治他的“网瘾”药家鑫被父亲关在居民楼的地下室里一个月,吃住在里面,没有窗,外面上了锁。

药家鑫说死后要捐献眼角膜,但是他的父亲却说“你捐了以后,人家用上你的器官,再有什么事,我没有连带责任我都受够了,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连累别人!”柴静说这个采访细节,像一把刀,扎透了这件事情。没有解释,没有争辩,药家鑫最后一次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听了爸爸的话,没有捐献眼角膜。

药家鑫跟父亲见最后一面,他父亲说以后有什么事就给他托梦,一向说话小声的药家鑫这次却大声地说“我托的都是好梦,噩梦不算,不是我托的!”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我没有太大感觉,可是回过头来再次看,却忍不住落泪,忍不住想说“孩子,别怕,噩梦也不是你本意!”

单是陈述罗列这些事实,我的心都已经觉得很憔悴疲累。张妙死了,药家鑫也死了,公正追索了生命,可是残酷的死亡带来的是胸口的空茫。

一个曾经得抑郁症的男孩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尝试着解读药家鑫。抑郁症男孩宋分析说:药家鑫不是个坏人,他喜欢小动物,不许他妈教训狗,狗死了会难过很久,看到家里杀活鱼,他害怕,饭都不吃了。他会觉得动物很可怜,因为动物不会伤害他。药家鑫会杀人是因为他害怕想逃避责任,他不知道怎么向家里交代,也不知道这个事会给他带来多少累赘,怕承担。药家鑫杀张妙是因为看到她在记他的车牌,他觉得记住了车牌,爸妈就知道了,就会饶不了他,这对他来说是天大的事!男孩宋说他曾经内心充满仇恨,因为大人总是批评他,总是说姐姐好。有一次姐姐向大人告状后,他怒不可遏竟拿刀追杀过姐姐,因为他打不过大人,但是姐姐却比他弱。从那事以后,大人对他好点了。他发泄了出来,但药家鑫没有!

一个人压抑了太久,恐惧了太久,一旦有了刺激他的事件发生,势必要有一次不计后果的发泄。只是后果太过惨烈,让人承受不起。

真相简单,却让人痛彻心扉。药家鑫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再没有人知道。

孩子们在想什么?父母们在做什么?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醒悟有多少?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熟悉的陌生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开启心灵通道的按钮在哪里?......一个个问号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让我感到茫然沉重还有些许悲伤。正在这时候,女儿睡眼惺忪地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喊着“妈妈”走过来。

“这本书真得挺好的,我学到很多东西,你也可以看看,不过有的地方你可能看不懂。”我向她推荐。

“你都学到什么了?有让你对孩子耐心的内容吗?”

“有”我老实回答。

我没工夫跟她计较,也暂不批评她的锋芒。​

“你过来。”

女儿坐到我身边,我搂着她说“有几件事情妈妈要跟你说对不起。妈妈以前急躁的时候说过一些过激的话,对不起;你们之前在学校受了伤或是受了委屈,妈妈只是一味让你们包容忍让,甚至根本不问过程和对错,这是不对的,妈妈不应该总是试图打压你的锋芒;我还要郑重申明的一件事情是:你和弟弟在我的心中永远是同等重要的,以后不要再纠结追问谁轻谁重了!”

“你以前不是说我要重一些吗?”她还在挣扎着争取自己的特权。

“的确,我说过,可是那时候弟弟还太小,不懂事,你也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我才那么说,现在弟弟都五岁了,懂事了,如果再那么说他该伤心了。”

女儿不语,默认了事实。

我再次搂紧她,“对不起,妈妈以后不会再那样了!”没有控制好的眼泪没有逃过女儿的眼睛,她稍微挺直一下身子,轻甩一下头,很豪气地说“没关系!”我看见她眼中有泪花,转动一下,没有掉下来。

这篇文章写得有点艰难,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也只是在摸索,说的做的有时候也难说清对错。今天写出来只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一起重视起来,不断学习探索,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因为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谁是心情轻松的看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