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天空下汉字考古历史

古中国的杨柳

2017-04-06  本文已影响907人  干国祥备课老干

垂柳,又称杨柳

01

除非直接称为“白杨”,否则古代诗文中的“杨”,都不是今天我们所称呼的各种杨树。古诗文中的杨,其实指的是柳。

古诗文中的杨柳二字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1.杨柳合称,指同一类树,意思是古人认识到杨树和柳树属于同一类树。

2.杨柳合称,指同一种树,即专指柳树。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杨柳分称,称扬或柳,指同一类树。如“百步穿杨”就是“百步穿柳”。

4.杨柳分称,指两种不同的树,即杨树或柳树。如《诗经》中的“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和“东门之杨,其叶群群”。

古诗文中的杨树,《说文解字注》说它是蒲柳,这应该是相当准确的。

蒲柳,也就是今天在高原较多能看到的红皮柳。

蒲柳,红皮柳 蒲柳(红皮柳)落叶后的样子

我们发现,这种树和柳树的叶子完全一样,事实,它们的花朵和飞絮都是极其相似的。所不同的,就是蒲柳的枝条是朝上生长的。

所以在创造汉字之前,人们用声音来表征这两种树的特征:一种称为“yang”,也就是向上扬的意思;一种称为“liu”,也就是向下流的意思。

用读音训诂的办法,我们能够轻松看清古人命名这两种树的意图。

《本草》也执这样的看法:“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

02

到了商契(仓颉)们造字的时候,他们又要怎样用符号,表达出自己心目杨树和柳树的特征呢?

杨字很简单,直接沿袭声音命名的方式,在木字旁的右边加一个表示上扬的“昜”。

这是昜字,读作“yang”,不能看成是“易”:

昜,表示太阳照耀之下,羽状的事物在向上飞扬。

金文中的“杨”字:

本来,古人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创造柳字,即用一个木字,加一个表示向下流且读作“liu”的字。假如真创造了这样一个字,那个这个字应该写作“梳”,读作“流”。梳子梳头发时候的情状,是不是和垂柳的枝条十分相似?

可惜古人没这样创造。

03

古人创造的柳字和今天几乎一模一样,左边是木,右边是卯:

或者上边是木,下边是卯:

卯字在今天不多用,但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四位,用于记时,就是指早晨五点至七点这段时间。这是古代大臣们入朝的时刻,所以就有了“点卯”这个词语,相当于今天的打卡。

但天干中的卯字是借用,并不体现造字的本义。今天在木工作业中还在用的“卯榫结构”一语里,才有卯字的本来面目。现在称一样东西接入榫头的地方,也就是凹入的部分为“卯”,其实“卯”字的本义就是“铆”,也就是用钉子或榫头,把分开的东西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卯字由“八”和两个特殊的符号结合而成。正如我在其它解字文章中所分析的那样,“八”就是平分符号,在“分”、“公”、“四”、“六”、“八”、“䏌”等汉字中有清晰的呈现。现在在表示分开的“八”字外边,加了两个像铆钉的东西,意思是十分清楚的:铆在一起。

这是不是说柳树是重要的木材,适合加工成各种器具呢?这又显然与事实不符。如我们所知,柳树的木质疏松,并不适合作为器具。用行话来说,就是“柳木的抗弯强度、抗压缩强度、抗震强度和刚性均差,蒸汽弯曲性能不良”。而且,据说老柳树的板材会散发臭气,这绝对不可能是古人心目中用来制作器具或者卯榫的理想树木。

那么商契(仓颉)们,又为何创造了这样一个“柳”字呢?

04

在甲骨文中有一处“柳”的记录,写的大概是一次狩猎:“……柳往来……兹获……鹿四十八狐一。”(见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这些文字片段没有留给我们多少关于古人为何要这样创造柳字的信息,只有一点,就是从这里开始,柳和“往来”就联系在了一起。

当我们再次看到“柳”字时,已经是周朝的时候了。在一首抒发出征在外的战士的心情的著名诗篇《小雅·采薇》中,诗人唱道: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又一次,杨柳和往来二字结合在一起,而且明确地它表示的是“离别时刻”。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大量文献表明在隋朝和唐朝,折柳送别已成为最普遍的仪式,但我们已经无从了解,这样的习俗究竟从何时开始。不过,至少在《采薇》这首诗里,杨柳是如此清晰地和别离联系在一起的。

杨柳依依,依依惜别,依依不舍……先不说柳字,仅仅依依二字,就清楚地点明了柳树和惜别在古中国文化中的同源性。

或许我们可以作这样最大胆的推测:不是从隋唐开始,而是从商周开始,杨柳就和离别配对在了一起。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商契(仓颉)们创造“柳”字用了“卯”字,就是清晰地想要告诉后人:不要分离,要紧紧地铆在一起!

为什么是柳树而不是其它的树?

我们只能继续大胆地推测:

因为柳树是所有树木中最直观地外化了离别愁绪的树,它杨柳依依的姿态,最能打动离人的心;

因为柳枝的袅袅缠绕,仿佛是在挽留行人;

因为柳字和“留”谐音,它在说着留下来的意思——毕竟对还没有汉字的古人,和不识字的土人、北胡而言,他们只有相同的“liu”的语音,它表示杨柳,也表示挽留;

因为柳枝插到哪里就能存活,它在祝福远行的游子,愿你像柳枝那样,在远方好好地活下来;

因为杨柳依依的时刻,就是古代熬过寒冬,战士、商旅们又要远行的季节;

……

也许原因本就不止一个,所有的理由都在暗示着一个民族,让他们最终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把柳树作为离别之树。

05

其实证据不止一处,我们再来考察一下“留”这个与“柳”谐音的汉字。

“留”的另一个异体字写作“畱”,但最早的金文字形却和今天的“留”相一致:上面是“卯”,下面是“田”。

也就是说,古人已经很明确地用“卯”字和“liu”的读音来表示“停留”、“不要分开”、“不要离开”。

那么差不多同时创造的“柳”字,是不是采用了同样的机制?

而在更遥远的岁月里,在商契(仓颉)们造字之前,人们是否已经用杨柳,在诉说着别离?

怎么没有可能?毕竟,和今天完全相似的智力已经存在了几十万年,成熟的语言至少已经存在了六万年,文字之前,人类早拥有了普遍的生死离别、喜怒悲欢。

毕竟,摇着木铎采集各国歌谣的诗官,所采集诗歌的作者中,一定会有不少并不识字的刘三姐。

06

然而,在《诗经》之后,汉语诗歌中,杨柳沉寂了很久很久——也许确凿的说法是,汉语诗歌颓废了很久很久。

杨柳以一个民歌的名字,保存在普通百姓的记忆里。南北朝时代的北朝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枝》开篇第一首就唱道: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没有任何一首文人诗歌能证明从秦汉到魏晋,杨柳与离别的关系,但这首有可能已经流传了很久的民歌,却保留着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杨柳,原本意味着离别——请注意,这组诗的标题都是“折杨柳枝”,它是固定的音乐名,是一种胡乐。“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与离别的关联,被保留在文化的边缘地带。

现在能找到的较早的文人诗里用杨柳表示离别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梁萧子显的《春别诗》,其中第三首写道: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显然,不是一个远古的传统被唤醒了,而是再一次被诗人写入了诗歌中。

而在民间,这样的传统一直流传着。民歌,也从四言到了五言,再到了七言,但杨柳依然和别离配在一起。隋朝的《送别诗》写道: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到了唐朝,杨柳作为离别符码就成了诗人的标配。王之涣的《送别》写道: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来谱了曲,称为《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此,杨柳和离别就成了同义词,任谁也无法抹去。即使你们在松下、桃下离别,如果写进诗歌,为了避免误解,为了最简洁地表明离别时的场景和心境,你们都应该说:“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